跳到主要內容

基辛格獻策 4原則解危機長青網文章

2014年03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3月07日 06:35
2014年03月07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在《華盛頓郵報》撰文,稱倘要化解烏克蘭危機,俄羅斯與西方要各讓一步。他提出4項原則,包括讓烏克蘭自由選擇對外政經關係但不加入北約,避免引起俄羅斯敵意等等。他坦言這些原則無法令所有人滿意,但在烏克蘭問題上不能「絕對滿足」,而是要在不滿足中尋求平衡,否則對抗將會升級。


各讓一步尋平衡 防對抗升級

基辛格指出,烏克蘭要生存及繁榮,必須充當西方跟俄羅斯的橋樑,而非兩大陣營對抗的橋頭堡。他認為,俄羅斯要明白,若迫使烏克蘭變成其衛星國,只會惹西方反彈,重陷入歷史循環;西方亦要明白,烏克蘭對俄羅斯而言永遠不是一個外國,俄烏兩國歷史交錯,就算是俄國異見者索贊尼辛等人也認為烏克蘭是俄羅斯歷史及俄羅斯的一部分。


基辛格強調,烏克蘭人是解決問題的決定因素,他認為在獨立僅23年的烏克蘭,政客不懂妥協,也缺乏歷史視野,不肯分享權力,但若該國繼續按照過去一貫模式,一方試圖凌駕另一方,只會造成內戰甚至分裂。而若將烏克蘭變成俄羅斯與西方兩大陣營對決的一部分,只會令雙方多年來發展國際合作機制的努力化為烏有。


倡烏國效法芬蘭維持中立

基辛格指出,美國的明智做法應是尋求烏國兩方合作,並非支持一方佔盡優勢。但他批評,西方、俄國及烏克蘭各方目前都未能依照這原則行事,結果令局勢惡化。他認為,西方妖魔化普京,只是掩飾缺乏對策的藉口。他說,普京的確不太明白美國價值和心理,但美國政客也同樣不太明白俄羅斯歷史和心理。他呼籲各方應檢視可能出路,而非爭相擺姿態。


他提出4點建議,希望可促成平衡各方價值及安全利益的結果﹕

1)烏克蘭應有權自由選擇其對外政治及經濟關係;

2)烏克蘭不應加入北約;

3)烏克蘭有權建立符合人民意願的政府,並促成國內不同勢力和解。它在國際上應效法芬蘭,跟西方建立聯繫,但避免對俄敵意(美國知名外交政策專家布熱津斯基早前亦主張用「芬蘭模式」解決烏克蘭困局);


4)俄國承認烏克蘭對克里米亞主權;而克里米亞享有更大自治權。


(綜合報道)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