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港不與深同城化 將淪三線城市長青網文章

2014年03月0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3月06日 06:35
2014年03月06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近年香港出現所謂城邦論,抗拒自由行,甚至出現所謂「驅蝗」行動。王震宇認為,香港作為大都會,如劃地為牢,不向深圳河以北發展,將會被內地大城市日漸拋離,最終淪為二三線城市。


京滬粵轄區不斷擴張

王震宇指出,「好似廣州便在『攻城掠地』,吞併了南海、番禺,以至佛山;上海市一早將鄰近地區併入發展,直抵崇明島,北京已發展至六環,早與天津發展連接」。他認為,香港經濟未來的出路,一定是與深圳同城化,兩地的土地和人口合併發展,才可更上一層樓,更可將觸角伸向惠州,以保持競爭力。


「比起以往,香港現時與內地更易傾合作,當然立法會和民間是否有阻力,是另一回事。」王建議,如香港人和政府將視野擴濶,打破以深圳河為限的思維,發展可以是海闊天空。


「比方說,香港政府可與深圳政府達成協議,在深圳貨櫃碼頭設立保稅區,行香港法例,只讓港商將香港貨櫃碼頭運作遷往深圳,然後騰出香港的貨櫃碼頭作住宅發展也好,起醫院或起學校也好,香港市區便即時有大量靚地,貨櫃業務又可營運下去,而賣地所得,部分分給深圳便好了。」他說。


「又或如澳門與橫琴,港府可否租用惠州地皮作另一特區,即時令香港的發展空間擴闊?」

港趨福利主義 令人不思進取

王震宇指出,香港現時最大的問題之一是朝福利主義發展,容易令人不思進取,只想着如何向政府爭取好處,其實是慷他人之慨。有說新加坡不是政府主導,也做得很好?王回應說,「大家要留意的是,新加坡人被政府照顧,國民每每缺乏創意,稍為好一點的地方,是當地容許輸入大量外勞及高質人口,才令其可保持一定活力」。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