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曹林﹕代表委員廢話少說長青網文章

2014年03月0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3月05日 06:35
2014年03月05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兩會」前,我在微博裏做了一個「代表委員的廢話」的小調查,問網友最討厭代表委員說啥廢話,引發了熱烈的討論。知道公衆很討厭他們說廢話,但沒想到討厭到如此忍無可忍的地步,網友對「我是來學習的」、「非常激動深受鼓舞」、「這次來沒帶提案」之類的廢話深惡痛絕。


對上級只會獻媚不獻策

科學統計顯示,我們平常每天說的話中,90%以上的都是廢話。但作為普通人,我們說廢話沒關係,雖無營養也無害處。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就不一樣了,他們的廢話有很多害處,比如,說自己的廢話,讓別人無話可說,浪費了其他人的時間;發言就是用一堆廢話解釋另一堆廢話,影響了開會效率;而且還是公款說廢話,各位平常是自己花錢說廢話,可納稅人供養一個代表委員、供養一次「兩會」會花不少錢,代表委員每說一句廢話,都浪費很多錢。


所以,必須讓那些廢話代表委員閉嘴。不過,讓他們閉嘴談何容易,廢話背後有很多深層次的問題。


代表委員為啥廢話多呢?有很多原因,首先是無話可說,所以只能沒話找話,專職的代表委員很少,多是兼職,平常沒時間去做調研,也缺乏議政能力,兩手空空來開會,沒啥可講的話,但不講又覺得對不起觀衆,所以就廢話一堆了。


瞻前顧後怕真話惹批評

然後是不會說話,所以廢話連篇。有不少代表委員是擺不正自己的位置的,不知道自己的權利來自哪裏,而當成了一種上級領導看重自己而給的一種榮譽。從而他們就在領導面前充滿了下級面對上級時的謙卑心態,開口閉口就是「請領導批評」、「供領導參考」。他們一直不明白,自己應該是來參政議政監督政府的,是獻計獻策的,而不是獻花獻媚的。


再就是有人愛聽,所以就有人愛說,每一個愛說廢話愛拍馬屁的代表委員上面,就有一個愛聽廢話愛聽恭維的領導。其實沒人愛聽廢話,但一些領導本來就不是來聽真話的,所以廢話很好地充當了走過場、走形式的角色,廢話填補了不願說真話、不願聽真話之間的話語空白。


當然還有,廢話最安全。代表委員講話時瞻前顧後,怕講了什麼實話後被媒體罵作雷人罵語,怕說了什麼真話後被領導批評,想來想去,還是覺得說廢話最安全。雖然說廢話沒營養,但是很安全。


對很多官員來說,安全是最重要的,而講空話套話廢話空話,雖然面目可憎,卻是最不會出問題的。


缺辯論產生「制度性廢話」

最後就是,參政議政沒有對話和交鋒,只是自說自話,必有廢話。國外議員討論時,很少敢說廢話,因為他們時刻處於唇槍舌劍的對話中,必須每一句話都說到點上,必須講表達效率,否則,每說一句廢話都會成為對手攻擊的矛頭。而我們的「兩會」缺乏辯論交鋒的傳播,都是自說自話,每個人說自己的,形不成交鋒。這種自說自話中,自然很容易講廢話了,說一堆廢話也沒人去反駁。這是會議討論的程序設計導致的制度性廢話。


其實現在很多領導是對廢話反感的,李克強總理在天津考察時,3次打斷企業負責人的話,讓他不要光表揚政府。當年的朱鎔基總理某一年在全國政協經濟組參加討論時,有委員發言說了一大堆歌頌、稱讚、擁護的話,朱總理實在等不及了,就插話說:「老鄉,你就不要說那些套話了,請你盡快進入實質內容吧!」


雖然廢話在上上下下受到鄙視,但因為根基太深積習太重,一時還無法擺脫,一些人離開了廢話,可能就不會說話了。


作者簡介﹕內地時事評論員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