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家長往往大灑金錢為孩子添購生活用品,衣食住行樣樣要最貴最好,舊物真的一無是處嗎?破爛了就要送往堆填區嗎?有建築師和藝術家教路,只要花點心思與創意,改造一番,舊家具也能成為實用、美觀、獨一無二的兒童家品。
布碎、布條、毛冷、麻布袋、紅酒木箱,其實也可以變成裝飾家品的材料。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兼職講師Amy Cheung、建築學院助理教授Maggie Hui,聯同兩名中大建築系學生,為小女孩李雅雯(4歲)製作書桌。舊書桌的桌面膠面已經剝落,他們便去掉膠面,加上一塊木板及膠板。Maggie表示設計意念源於茶餐廳枱,餐牌可夾在玻璃與木面之間展示出來,當變成書桌時,小朋友可以將畫作、照片、剪報等展示在書桌上,猶如壁報板。
舊枱變塗鴉壁報板
Amy既是藝術家,亦是媽媽,她明白很多小朋友將學習當成苦差,故此,想從設計學習家具入手,讓孩子喜歡自己的學習環境。「翻新兒童家具時,家長宜了解小朋友的需要。像今次活動,改造書桌的主人是雅雯,我想加入她喜歡的東西,鼓勵她參與設計。她畫了兔子裝飾書桌,再用布碎為兔子製成衣服,貼在七彩繽紛的圓形色紙上,還畫了一個象徵自己的小女孩。」
另外,當Amy看到書桌面是防火膠板,便用毛冷綑着麻布製成刷子,並預備好油性白板筆,讓雅雯塗鴉,為書桌增添了畫板功能。Amy分享,創作過程是即興、由小朋友主導,並強調翻新家具是「Magical、Playful、Functional」,舊物變成有用的物件像魔法,創作過程有趣,完成品亦非常實用。
Maggie同樣鼓勵家長,在改造家具時加入孩子喜歡的元素,並且一起動手。技術層面方面,她表示翻新家品不難,可以利用簡單技術及材料,並注意以下幾點﹕
(1)安全﹕桌子邊緣可製成圓角;使用舊木板時,用磨沙紙磨滑表面及邊位,避免木碎、木刺弄傷手
(2)顏色﹕毋須配合潮流,最重要是用家喜歡。小朋友大多喜歡七彩繽紛的顏色,家長不妨大膽用色,甚至在上面畫畫
(3)善用廢物﹕多使用軟性材料來裝飾,例如布條、毛冷等
(4)簡單用具﹕熱熔槍適用於木板、鐵柱等多種材質,能把一些黏貼裝飾黏在桌上,於五金店、家品店有售
【推廣環保兼行善】
廖偉芬(Jennifer Liu)是連鎖咖啡店創辦人,亦是建築師,早前跟朋友創立慈善機構Narrative HK,計劃每月舉行一次「升級周末坊」,活動包括家具改造、改造舊樂器音樂班、再造時裝等工作坊。她希望借此平台,讓更多人關心低下階層人士。「現時聯同多個機構,招募低收入家庭、長者參加活動,邀請了建築師、音樂人、設計師分享他們的專業知識。另外,整個計劃加入upcycle理念,不止是recycle舊物,而是提升舊物的價值,幫助弱勢社群的同時,亦推廣環保。」(http://www.facebook.com/narrativehk)
文﹕顏紫燕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