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俄羅斯稱跟中國就烏克蘭問題達成廣泛共識,引起外界關注中俄會否聯手抗歐美,但中國外交部的聲明卻沒有明確表達支持俄國,發言人秦剛同樣答得模稜兩可,反映中國對俄羅斯軍事介入左右為難。
烏克蘭左右東歐戰略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牛軍接受法新社訪問時直指,中國既想表示俄國軍事介入錯誤,但又想表示支持俄羅斯,因此周日發表「無人看得懂」的聲明,既提到烏克蘭歷史的複雜,但又強調「主權和領土完整」。牛軍在本報今日「神州論壇」撰文(刊A26)指出,中國錯判烏克蘭局勢,外交陷入少見的尷尬。
俄國把烏克蘭視為自己勢力範圍,違背了中國不干涉內政的原則,但中國亦不會樂見烏克蘭全面倒向西方。英國《金融時報》形容,烏克蘭是中國中東歐戰略關鍵。中國近年積極投資中東歐,烏克蘭為歐亞鐵路必經,連接中國、中亞、東歐與歐盟地區,是中國通往西歐市場的門戶。這條「陸上絲綢之路」更是突破美國海上圍堵的戰略選擇。
官媒斥西方冷戰思維遏俄
此外,中烏兩國在2012年簽署農業合作協議,去年又簽署龐大的租用耕地協議。烏克蘭還是全球第四大武器出口國,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來自烏克蘭,戰機引擎亦由烏克蘭製造。歐盟目前仍對中國實施武器禁運,烏克蘭若投向西方,將影響中國軍事革新。不過,俄羅斯也拒絕向中國出售先進武器,若烏克蘭完全受俄控制,對中國亦不全是好事。
《人民日報》日前發表名為「冷戰思維,該翻篇兒了」的評論,可窺視中國的立場。該文批評西方輿論借烏克蘭變局劍指俄羅斯,未脫「冷戰思維」,這跟俄羅斯傳媒指控西方試圖借烏克蘭圍堵俄羅斯如出一轍。事實上,中國官媒亦多次批評美國仍用「冷戰思維」看待中國崛起,拉攏盟友孤立及圍堵中國,對俄目前處境難免有共鳴。
北京當前關注的另一大問題,相信是美俄一旦陷入「新冷戰」,會否令美國調整「重返亞太」策略,減少在亞太的軍事部署。
明報記者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