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野簷﹕北京沒有雪怎麽辦長青網文章

2014年03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3月04日 06:35
2014年03月04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俄羅斯索契冬奧會閉幕後,北京張家口的冬奧申辦也要鋪開了。筆者相信,如果申奧成功,北京張家口一定也能令中國人露一大臉。錢不是問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舉國之力;交通擁堵好辦,一聲令下大家都趴窩在家;食品安全能解決,特供,或者全部進口……


與張家口聯手申冬奧問題多

惟兩件事有些麻煩,一是霧霾,就算下令周邊省市工廠都關門,但不能對風神下命令,說颳風就颳風;另一個就是雪,燕山雪花大如席,那是謠言,大V都不敢胡說,數數這個冬天,北京下了幾粒雪?

就索契冬奧會看,15個大項和98個小項,冰上項目只有若干,絕大多數是雪上項目,沒有雪是萬萬不能的。


北京沒有雪怎麽辦?這些年張家口崇禮縣雖建了些滑雪場,但那些最好的萬龍、雲頂等滑雪場都是人造雪,總不能大家在雪上撲騰,抬頭滿眼黃土枯枝,那也太煞風景了。人工造雪鋪滿大山?索契冬奧會花費500億美元,我們花5000億美元?行呀,但是,不怕後人罵街嗎?


這雪本是老天爺操辦的事,官員們卻想做老天爺的主,這事靠譜嗎?做過可行性研究嗎?做過諮詢嗎?千萬別說領導忙人手少,中國最不缺的就是官。


這話不是謠言。上月下旬,中紀委首次集中對外公布首輪10個被巡視單位提交的問題整改報告。其中一大問題就是幹部超職數配備,且相當普遍。


幹部「改非」佔坑不做事

幹部超職數配備,意思是一個坑塞了3個蘿蔔。比如,按規定,一個處應有一個處長,兩個副處長,但結果是,一個處長加兩個處級調研員、4個副處長加6個副處級調研員……


中紀委第四組指斥內蒙古「全區12個盟、市設有30多個巡視員、63個副巡視員,區發改委班子成員多達17人,一些旗縣設有不少處科級非領導職務的問題」。


「非領導職務」是指官員由於年齡大了,或犯了小錯誤了,或群衆有反應了,或要給別的「蘿蔔」讓坑了,於是改任「非領導職務」,意即可以不幹活了,但待遇不能降低,一根蘿蔔也不能少。這叫「改非」。


節儉風吹落官員士氣

內地還有一個詞叫「農轉非」,農業戶口轉非農業戶口。過去這是個好詞,農民進城當工人了。現在就不一定了:農民進城沒有工人的鐵飯碗了,最多是個農民工,有上頓沒下頓的。最慘的是,他的土地沒了,被政府高價賣給發展商了,想回去當農民都當不成了。


於是你就明白了,農民「農轉非」比官員「改非」差多了。官員雖很多,但有許多是「改非」不幹活的,所以官員忙,沒認真想為何非要在沒雪的北京張家口辦冬奧會。


就算是有官員認真想了,也可能碰上那有專業知識的「二百五」(無腦之人)。過去官員提拔都是領導說了算,後來發現腐敗太多,任人唯親,於是改革了,要「競爭性選拔幹部」,凡提拔必須考試,唯分取人。這樣,腐敗會減少些,但另外的問題又來了,那些「考試專家」分分鐘就上位了,而一個人是否勤奮、是否適應具體職位,是考不出來的。比如,是否應在沒有雪的北京張家口辦冬奧會?做決定的官員可能是心理學大師,也可能是學營養學的,就是沒想雪多雪少的事……


除去知識和技能限制了官員對北京張家口雪的思考外,情緒也很重要。最近中紀委反腐打老虎拍蒼蠅,限制官員公款消費,官員怎麽想?年前與幾個官員相聚,感覺他們情緒明顯低落,悽惶敏感。可能官員真的貪污少了,但不辦事的多了,能拖就拖。沒了好處,做事也沒了動力。過去一餐飯吃6000元,相當北京一個處長月薪。現在不出去吃了,混吧,對得起這6000元了。


當領導交代下來,說北京張家口要辦冬奧會,研究研究。處長就慢悠悠地轉轉,回覆說,沒問題,一定成功。至於有沒有雪,沒往那邊去轉呀,6000元路費不夠呀。


作者是內地資深傳媒人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