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軍事干涉日益成為關注的焦點,中國的烏克蘭政策正陷入少見的尷尬。從烏克蘭局勢動盪開始,中國傳統媒體就將報道和評論的焦點集中在美國、歐盟與俄羅斯之間的所謂大國博弈,其次則是所謂的「西方介入」。這種一貫的選擇性導向或許是中國政策的反映,但其影響是將中國置於十分難堪的境地,根源是對烏克蘭局勢走向的嚴重誤判。
亞努科維奇去年訪華締約
11月烏克蘭政局動盪起因於當時的總統亞努科維奇決定倒向俄羅斯,引發國內公衆大規模抗議。12月初,亞努科維奇訪華,受到熱情款待,其間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克蘭友好合作條約》,並發表了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克蘭關於進一步深化戰略伙伴關係的聯合聲明》,其中第二款是「雙方強調,在涉及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的問題上相互堅定支持是兩國戰略伙伴關係的重要內容。雙方相互堅定支持對方根據本國國情選擇的發展道路,支援對方為維護國家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保障政治社會穩定,發展民族經濟所做的努力」。如比照2010年9月2日兩國的聯合聲明,有關相互支持主權與領土的內容,但相對要簡單,特別是沒有那句「並在烏克蘭遭到使用核武器的侵略或受到此種侵略威脅的情况下,向烏克蘭提供相應安全保證」。
局勢顛覆聯合聲明前提
上述內容以往聯合文件中均有過,但這次分量和用詞明顯大幅增加。無論用外交辭令如何解釋,在烏克蘭局勢動盪時刻達成這類內容,必然留給人巨大想像空間,何况中國政府還承諾向亞努科維奇提供巨額貸款,儘管後者也是要回報的。無從知曉簽署這些文件是基於對烏形勢的何種考慮,至少一些基本判斷是可以肯定的,即亞努科維奇不會倒台,而且還會倒向俄羅斯,只要獲得足夠的支援,這符合中方的期待。這是常識,沒有一個國家會對一個被認為是搖搖欲墜的政權慷慨許諾,以致自己顏面盡失。或許還有聯合抵制「西方滲透」的意味。不幸的恰恰是現在一切都顛倒了,烏克蘭人做了完全相反的選擇,他們寧可流血也不走回頭路。當年導致蘇聯解體的關鍵事件就包括烏克蘭與俄羅斯幾乎同時宣布獨立,這足以對烏局勢做出基本判斷。
支持烏國「領土完整」陷兩難
亞努科維奇倒台後的烏克蘭仍處於混沌之中,但像有些人期待那樣倒向俄羅斯已無可能。現在對中國外交最具挑戰的是,俄羅斯正逐步展開的軍事干涉,以及由此可能引起的嚴重後果,如克里米亞的分離運動,甚至包括對普京本人的嚴重後果。
中國的尷尬是,12月5日聯合聲明中強調的「支持對方為維護國家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保障政治社會穩定,發展民族經濟所做的努力」原則墨迹未乾,現在還適用於反對俄羅斯在烏克蘭克里米亞地區的軍事干涉嗎?進一步說,中國將如何面對俄羅斯干涉極大可能引發的克里米亞分離運動?
維持甚至倚重「中俄戰略伙伴關係」,將因為俄羅斯具有擴張傳統而不斷衝擊中國不得不恪守並在這兩年諸多事件中反覆宣稱的不得干涉內部事務的那幾個原則。後果將是非常嚴重的。只要中俄關係還是建立在多少有些想當然的基礎上,這次衝擊不是第一次,也絕不會是最後一次。中國外交最缺的是深刻檢討和評估成本。
作者是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亞努科維奇去年訪華締約
11月烏克蘭政局動盪起因於當時的總統亞努科維奇決定倒向俄羅斯,引發國內公衆大規模抗議。12月初,亞努科維奇訪華,受到熱情款待,其間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克蘭友好合作條約》,並發表了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克蘭關於進一步深化戰略伙伴關係的聯合聲明》,其中第二款是「雙方強調,在涉及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的問題上相互堅定支持是兩國戰略伙伴關係的重要內容。雙方相互堅定支持對方根據本國國情選擇的發展道路,支援對方為維護國家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保障政治社會穩定,發展民族經濟所做的努力」。如比照2010年9月2日兩國的聯合聲明,有關相互支持主權與領土的內容,但相對要簡單,特別是沒有那句「並在烏克蘭遭到使用核武器的侵略或受到此種侵略威脅的情况下,向烏克蘭提供相應安全保證」。
局勢顛覆聯合聲明前提
上述內容以往聯合文件中均有過,但這次分量和用詞明顯大幅增加。無論用外交辭令如何解釋,在烏克蘭局勢動盪時刻達成這類內容,必然留給人巨大想像空間,何况中國政府還承諾向亞努科維奇提供巨額貸款,儘管後者也是要回報的。無從知曉簽署這些文件是基於對烏形勢的何種考慮,至少一些基本判斷是可以肯定的,即亞努科維奇不會倒台,而且還會倒向俄羅斯,只要獲得足夠的支援,這符合中方的期待。這是常識,沒有一個國家會對一個被認為是搖搖欲墜的政權慷慨許諾,以致自己顏面盡失。或許還有聯合抵制「西方滲透」的意味。不幸的恰恰是現在一切都顛倒了,烏克蘭人做了完全相反的選擇,他們寧可流血也不走回頭路。當年導致蘇聯解體的關鍵事件就包括烏克蘭與俄羅斯幾乎同時宣布獨立,這足以對烏局勢做出基本判斷。
支持烏國「領土完整」陷兩難
亞努科維奇倒台後的烏克蘭仍處於混沌之中,但像有些人期待那樣倒向俄羅斯已無可能。現在對中國外交最具挑戰的是,俄羅斯正逐步展開的軍事干涉,以及由此可能引起的嚴重後果,如克里米亞的分離運動,甚至包括對普京本人的嚴重後果。
中國的尷尬是,12月5日聯合聲明中強調的「支持對方為維護國家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保障政治社會穩定,發展民族經濟所做的努力」原則墨迹未乾,現在還適用於反對俄羅斯在烏克蘭克里米亞地區的軍事干涉嗎?進一步說,中國將如何面對俄羅斯干涉極大可能引發的克里米亞分離運動?
維持甚至倚重「中俄戰略伙伴關係」,將因為俄羅斯具有擴張傳統而不斷衝擊中國不得不恪守並在這兩年諸多事件中反覆宣稱的不得干涉內部事務的那幾個原則。後果將是非常嚴重的。只要中俄關係還是建立在多少有些想當然的基礎上,這次衝擊不是第一次,也絕不會是最後一次。中國外交最缺的是深刻檢討和評估成本。
作者是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