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開普勒望遠鏡 發現715新行星長青網文章

2014年02月2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2月28日 06:35
2014年02月28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美國太空總署(NASA)周三宣布,成功透過開普勒太空望遠鏡發現多達715顆位於太陽系外的行星,令人類所知的行星數量近乎倍增,有助人類實現尋找「另一個地球」的夢想。


繞305恆星 助尋「新地球」

今次發現的行星是由開普勒望遠鏡於2009至2011年間發現,大部分來自類似太陽系中多行星圍繞單一恆星的「多行星系統」,圍繞305個恆星運行。當中95%體積介乎地球與海王星之間,與所屬恆星距離相當接近。雖然未能確認行星的構成成分或地表狀態,但其中4顆體積約等於2.5個地球的行星,很有可能位於所屬恆星的「宜居帶」,代表星體上或有液態水,甚至存在生命。


此前NASA會根據星體掠過恆星的次數,逐一確認其是否行星,一般星體掠過恆星3次便足以證明星體屬行星。專家今次則是根據多行星系統的特性,以稱為「多重確認」的統計學技術一次分析多顆星體的運行狀况,令確認行星數量達逾20年來確認總數逾半,彷彿找到「星體礦」。


開普勒望遠鏡於2009年3月升空,為首個專門搜尋系外類地行星的太空望遠鏡,此前觀察了多達15萬顆星體,確認了246顆行星。連同今次新發現的行星在內,迄今人類已發現近1700顆行星。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