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儘管本港通脹率有所回落,政府仍計劃發行第四批通脹掛鈎債券(iBond),與前三批一樣屬於3年期,每半年按近6個月通脹率派息一次,總額不多於100億元。有經濟師指出,目前存款利率接近零,iBond仍有吸引力,但有市場人士認為,通脹回落及利率上升是大勢所趨,政府再推iBond吸引力正遞減。
是次財政預算案同時建議,全面寬免ETF(交易所買賣基金)的印花稅,預計每年少收2億元,政府希望藉此降低交易成本,促進香港在ETF方面的發展。
推iBond吸引市民開投資戶口
iBond方面,金管局稍後會公布發行細節。政府消息人士指出,iBond 4會在6月份推出,又指iBond 3發行至今日均成交額都有逾2000萬元,認為iBond仍有吸引力。消息人士透露,iBond 1(4208)推出時,有15%認購人士是透過新開投資戶口,iBond 2(4214)及iBond 3(4218)則分別有10%及13%,因此政府認為iBond能達到推動港元債券市場之目的。
東驥基金管理董事總經理龐寶林指出,iBond港元債券中最受歡迎的產品,由於流通量高,買賣差價小,所以每次推出他都會買,今次亦不例外,而且會採取一掛牌便沽貨的策略。
分析:美若加息 iBond吸引力減
不過,美國萬利理財亞太區總裁張佩儀認為,如果現在開始認購她會買,但還有幾個月,任何事都有可能發生,「萬一聯儲局更改加息時間表,市場加息預期升溫,銀行長息便會升,到時iBond便不再吸引」。她批評,單靠iBond推動港元債券市場並不足夠,幾年後一旦出現通縮,iBond便會過時,政府應該研究不同類型產品。
中銀香港高級經濟研究員戴道華則表示,現時利率仍處歷史低位,加上100億元的發行總額不算多,估計認購反應仍會熱烈。但他指出,近年本港通脹率有下降趨勢,美國最快明年下半年加息,iBond 4的吸引力將逐步減弱。
盈富國指ETF免印花稅
至於寬免ETF印花稅,預算案表示,政府在2010年把港股佔比低於40%的ETF納入寬免範圍,今次則建議全面寬免。港交所(0388)對此表示歡迎,認為有助推動市場發展。但張佩儀認為,稅務寬免未必能推動交投量,正如買股票是視乎其回報及風險,投資者不會因佣金變化而影響投資決定。龐寶林亦稱,ETF市場做得好要多管齊下,單靠減稅未必能吸引投資者。
現時全港有117隻ETF,28隻會受惠這次寬免,但當中除了較為人熟悉的盈富基金(2800)及恒生H股ETF(2828)交投較活躍外,其他ETF的流通量都不高。現時印花稅率為0.1%。
明報記者 廖毅然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