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北京高樓林立,但二環以內舊屋改造一向是市政府頭等難題。一來多涉及歷史古蹟、名人故居,二來現有住戶多世居於此,不願遠離家園。這些老四合院已被多次僭建、分劏,面積及舒適程度都難以企及普通樓宇。
以今次習近平走訪的雨兒胡同29號院為例,戶口註冊在此的居民有53人,實際最少住有30戶,包括本地居民及租客,每戶平均約200呎,居民王月奇一人則住在120呎的小單位。
劏房狹窄無浴室廁所
不僅地方狹窄,且沒有冲涼房和廁所。有老住戶稱,「家裏都沒法洗澡,冬天就是去公共浴室,夏天只能在家裏湊合洗洗、擦擦」,「上廁所都要去幾百米以外的公廁,但胡同中這麼多人就3個公廁」。
本報獲知,此次習到訪的關家已算是29號院中居住條件較好的,習有就改善居住條件詢問關世岳的意見:「有兩套方案:一個是就地改造,一個是拆遷搬走」。關和其他街坊都表示,自己甚至是上一輩都是出生在這裏,不願意離開。
以今次習近平走訪的雨兒胡同29號院為例,戶口註冊在此的居民有53人,實際最少住有30戶,包括本地居民及租客,每戶平均約200呎,居民王月奇一人則住在120呎的小單位。
劏房狹窄無浴室廁所
不僅地方狹窄,且沒有冲涼房和廁所。有老住戶稱,「家裏都沒法洗澡,冬天就是去公共浴室,夏天只能在家裏湊合洗洗、擦擦」,「上廁所都要去幾百米以外的公廁,但胡同中這麼多人就3個公廁」。
本報獲知,此次習到訪的關家已算是29號院中居住條件較好的,習有就改善居住條件詢問關世岳的意見:「有兩套方案:一個是就地改造,一個是拆遷搬走」。關和其他街坊都表示,自己甚至是上一輩都是出生在這裏,不願意離開。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