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已故華懋集團主席龔如心830億元遺產爭奪戰再度上演。高院早前裁定華懋慈善基金只是遺產「信託人」而非「受益人」,意味基金將失去遺產的控制權。基金不服昨提上訴,指即使成為受益人,仍會向龔如心及公眾負責,律政司回應指龔如心已經去世,反問基金如何向她負責。
曾多次炮轟華懋慈善基金管理混亂的龔如心契仔張雁坤,昨亦有到庭旁聽,逗留約個多小時後離去。庭外他稱「要尊重法庭審訊」,故決定「保持沉默」,沒有回答記者提問。
稱曾承諾不改章程保行善目的
代表華懋慈善基金的御用大律師Frank Hinks強調,基金是遺產「受益人」而非「信託人」,並以「慈善公司」(corporate charity)形式運作,遺囑的內容只屬「指引」。惟Hinks同意基金須向公眾負責,又透露基金一方於本案原審期間,曾向法庭承諾,即使成為遺產的受益人,也不會修改基金的章程大綱和細則,確保基金日後只會以行善為目的。
政府方﹕倘是「慈善公司」 董事全話事
對於外界擔心基金缺乏監管,Hinks表示若基金違背龔如心生前行善的遺願,身為慈善事務守護者的律政司可採取法律行動,例如向法院申請禁制令,又或者要求法院罷免基金的管理成員。
代表律政司的御用大律師Simon Taube反駁,若華懋慈善基金是「慈善公司」,基金的公司董事便擁有絕對「話事權」,可隨時通過決議更改公司章程,根本無法確保龔的遺願能夠順利執行。Taube又說,龔的遺囑訂明要照顧先夫王德輝的家人,但若基金成為遺產的「受益人」,獲得遺產的絕對控制權後,便有可能不再履行有關責任。聆訊今續。
【案件編號:CACV44/13】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