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中央政府通知特區政府,原定9月在港召開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財政部長會議,改為到北京舉行,據特區政府引述中央的致函通報,會議易地舉行是基於技術原因;不過,政界人士(包括建制派或民主派)和學者的評論,大都認為與政改佔中等抗爭活動有關。政府官員認為事態不涉政改佔中,外界毋須過分揣測原因,不過,中央這次舉措,是回歸以來鮮有的對香港構成傷害的決定,若更改會議地點不涉及政治考慮,則中央就這次財長會議的轉折,須提出使人信服的理由,讓港人知道香港並非因為不聽話而遭到懲罰。
方便統籌銜接難以信服
大多認為關乎政改佔中
APEC是亞太區內各地區之間促進經濟成長、合作、貿易、投資的論壇,現有21個成員經濟體,每年由一個經濟體主辦當年相關大小會議,涉及範圍十分廣泛,其中除了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最引入注目,部長會議之中,財長會議在新興經濟體崛起下,重要性顯得更突出,安排在香港舉行,與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相得益彰。去年9月,中央決定由香港主辦財長會議時,特首梁振英和財政司長曾俊華都說此乃突顯、有助鞏固和提升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可見,特區政府對主辦財長會議的重視。
中央作出決定之後4個月以來,香港在金融領域的地位、角色和功能,並無改變;另外,回歸以來,香港在中央政府支持下,成功舉辦過大大小小財金和經貿會議,包括1997年的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年會、2005年的世界貿易組織部長級會議,特別是世貿部長會議,雖然來了數以千計韓農,他們以激烈手段衝擊會場,但是香港警方妥善控制場面,整體上化險為夷。所以,香港在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地位,會議設施完善,舉行國際會議經驗豐富,主辦財長會議應屬無懸念的事,特區政府去年11月已向立法會申請取得撥款,全面開展籌備工作,中央突然變卦,港人都十分詫異。
特區政府引述中央致函通報的說法,指出由於今年APEC系列會議數量多、涉及面廣,為了確保各類各次會議會期的統籌銜接,需要對一些會議的會期作適當調整,云云。特區政府對中央政府的決定,雖然表示尊重與理解,不過,有關技術性理由,若重要過香港受到的負面影響,特區政府應該促請中央詳細解釋清楚,以免引起不必要猜測聯想。因為與本港一衣帶水的澳門,將會舉辦APEC旅遊部長會議的安排,並無改變,然則,香港的財長會議為何出現轉折,「會期統籌銜接」難以使人相信是真正原因。
香港失去主辦APEC財長會議的機會,政界人士和學者大多解讀與政改和佔中有關。按特區政府的政改時間表,今年9月即使政府未推出政改方案建議,但是政改的討論與爭持,屆時極可能處於激烈景况,若佔中利用APEC場合開展行動,加上國際傳媒雲集,佔中乘勢壯大,屆時權力當局就十分被動;另外,若中央不欲見到APEC場合被利用,意決在中國舉行的大大小小APEC會議要在絕對不受干擾下進行,則香港的情勢,顯然未能達到零風險的要求。從這兩個角度檢視,則中央取消香港主辦財長會議,箇中脈絡理路就呈現出來。
不過,佔中並非新生事物,去年9月中央決定由香港主辦財長會議時,佔中在社會已經引起熱切討論,所以,若政改與佔中導致香港失落主辦會議的機會,可能情况是中央對政改和佔中的最新評估,並不樂觀。因為在香港生活的人都知道,只要普選方案並無不合理篩選,由全港選民按自由意志選出特首,則所謂佔中的基礎就會消失,香港政治上不會出現危機,整體社會秩序也不會發生問題;若中央堅持篩選操作,按目前情勢,佔中勢必出現,則較早前埃及、近期泰國的政局動盪,以至烏克蘭的流血變天,必然會成為中央的顧慮。事實上,佔中最終會導致什麼樣的局面,由於涉及太多不確定因素,誰也不可能說得準。
除了政改佔中,近期一小撮人排拒內地旅客,行為愈趨激烈和不理性,已經擴大並深化了香港與內地的隔閡,這種情况,會否導致內地當局對香港事務有了另一個層次的警惕和警戒,值得關注。
香港受損於中央決定
今次是回歸以來僅見
無論如何,中央取消香港主辦APEC財長會議,最壞情况可解讀為中央處理香港事務,起了根本變化。過去,中央對香港呵護有加,好處都向香港傾斜,對特區政府的要求,只要合情合理,也有求必應,反映中央全面照顧香港;今次中央對財長會議的處理,只要熟悉香港事務,都知道會對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構成損害,但是中央仍然決定這樣做,若此乃反映中央改變處理香港事務的着眼點,不再從香港的角度出發,則中央對港政策就很難按過去的經驗來預期了。這是今次財長會議易地舉行而折射出來的深層意義,會有什麼演變,值得關注。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方便統籌銜接難以信服
大多認為關乎政改佔中
APEC是亞太區內各地區之間促進經濟成長、合作、貿易、投資的論壇,現有21個成員經濟體,每年由一個經濟體主辦當年相關大小會議,涉及範圍十分廣泛,其中除了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最引入注目,部長會議之中,財長會議在新興經濟體崛起下,重要性顯得更突出,安排在香港舉行,與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相得益彰。去年9月,中央決定由香港主辦財長會議時,特首梁振英和財政司長曾俊華都說此乃突顯、有助鞏固和提升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可見,特區政府對主辦財長會議的重視。
中央作出決定之後4個月以來,香港在金融領域的地位、角色和功能,並無改變;另外,回歸以來,香港在中央政府支持下,成功舉辦過大大小小財金和經貿會議,包括1997年的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年會、2005年的世界貿易組織部長級會議,特別是世貿部長會議,雖然來了數以千計韓農,他們以激烈手段衝擊會場,但是香港警方妥善控制場面,整體上化險為夷。所以,香港在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地位,會議設施完善,舉行國際會議經驗豐富,主辦財長會議應屬無懸念的事,特區政府去年11月已向立法會申請取得撥款,全面開展籌備工作,中央突然變卦,港人都十分詫異。
特區政府引述中央致函通報的說法,指出由於今年APEC系列會議數量多、涉及面廣,為了確保各類各次會議會期的統籌銜接,需要對一些會議的會期作適當調整,云云。特區政府對中央政府的決定,雖然表示尊重與理解,不過,有關技術性理由,若重要過香港受到的負面影響,特區政府應該促請中央詳細解釋清楚,以免引起不必要猜測聯想。因為與本港一衣帶水的澳門,將會舉辦APEC旅遊部長會議的安排,並無改變,然則,香港的財長會議為何出現轉折,「會期統籌銜接」難以使人相信是真正原因。
香港失去主辦APEC財長會議的機會,政界人士和學者大多解讀與政改和佔中有關。按特區政府的政改時間表,今年9月即使政府未推出政改方案建議,但是政改的討論與爭持,屆時極可能處於激烈景况,若佔中利用APEC場合開展行動,加上國際傳媒雲集,佔中乘勢壯大,屆時權力當局就十分被動;另外,若中央不欲見到APEC場合被利用,意決在中國舉行的大大小小APEC會議要在絕對不受干擾下進行,則香港的情勢,顯然未能達到零風險的要求。從這兩個角度檢視,則中央取消香港主辦財長會議,箇中脈絡理路就呈現出來。
不過,佔中並非新生事物,去年9月中央決定由香港主辦財長會議時,佔中在社會已經引起熱切討論,所以,若政改與佔中導致香港失落主辦會議的機會,可能情况是中央對政改和佔中的最新評估,並不樂觀。因為在香港生活的人都知道,只要普選方案並無不合理篩選,由全港選民按自由意志選出特首,則所謂佔中的基礎就會消失,香港政治上不會出現危機,整體社會秩序也不會發生問題;若中央堅持篩選操作,按目前情勢,佔中勢必出現,則較早前埃及、近期泰國的政局動盪,以至烏克蘭的流血變天,必然會成為中央的顧慮。事實上,佔中最終會導致什麼樣的局面,由於涉及太多不確定因素,誰也不可能說得準。
除了政改佔中,近期一小撮人排拒內地旅客,行為愈趨激烈和不理性,已經擴大並深化了香港與內地的隔閡,這種情况,會否導致內地當局對香港事務有了另一個層次的警惕和警戒,值得關注。
香港受損於中央決定
今次是回歸以來僅見
無論如何,中央取消香港主辦APEC財長會議,最壞情况可解讀為中央處理香港事務,起了根本變化。過去,中央對香港呵護有加,好處都向香港傾斜,對特區政府的要求,只要合情合理,也有求必應,反映中央全面照顧香港;今次中央對財長會議的處理,只要熟悉香港事務,都知道會對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構成損害,但是中央仍然決定這樣做,若此乃反映中央改變處理香港事務的着眼點,不再從香港的角度出發,則中央對港政策就很難按過去的經驗來預期了。這是今次財長會議易地舉行而折射出來的深層意義,會有什麼演變,值得關注。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