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牛軍﹕中俄關係哈哈鏡長青網文章

2014年02月2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2月25日 06:35
2014年02月25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哈哈鏡是一種用凸凹不平的玻璃造成的鏡子,什麼東西照起來都會變得奇形怪狀,引人發笑,所以哈哈名之。中國傳統媒體報道俄羅斯和中俄關係就像是哈哈鏡,結果看起來十分怪異,笑點低一些的也許會哈哈。


主流輿論對俄既貶又褒

首先是把俄羅斯照得奇形怪狀。去年夏季以來,突然湧出一些探討20年前蘇聯解體之教訓的評論,把這個改變歷史的事件解釋成蘇共出了戈爾巴喬夫那類叛徒,斷送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他們沒說俄羅斯第一任總統葉利欽是不是叛徒,正是他宣布俄羅斯獨立,給了蘇聯最後一擊,他當時也是蘇共領導人。按照那些評論的邏輯,俄羅斯就是叛徒搞出來的,而且立刻陷入經濟一團糟的悲慘境地。


也有很多評論把俄羅斯描繪得一片美好,特別是在索契辦冬奧會證明「俄羅斯回來了」。在傳統媒體中,俄羅斯總統普京智勇雙全、魅力超凡,在與美國人鬥智鬥勇中每每「震驚」世界,出盡風頭。尤其近年來經常揶揄日本首相安倍,顯得很「酷」。還有俄羅斯武器十分了得,是各類西方裝備的剋星,中方也因為買了那些東西顯得軍力飈升。看這類報道感覺是生怕不承認俄羅斯是個「大款」,因為對有「小三兒」心態的人,傍上的是個「大款」才有意義。


傳統媒體中的俄羅斯的確奇形怪狀,在此基礎上搞中俄關係難免讓人生疑。一方面,意識形態部門將俄羅斯宣傳為背叛馬列主義的產物,因搞資本主義那一套而境况不佳;另一方面,外交部門將俄羅斯打扮成最可靠和最有價值的戰略伙伴,一些專家在遐想中俄結盟,甚至預言中俄會並肩作戰。這種內在矛盾足夠深刻,表明中俄關係不僅經濟基礎單薄,政治互信同樣脆弱不堪。


媒體自我亢奮好勇鬥狠

1962年早春,當時的中聯部長王稼祥寫報告給劉少奇等領導人提醒說,意識形態論戰的邏輯會將人導向荒謬的境地,小心不要被蘇聯人推到與美國對抗的第一線。毛澤東這時支援世界革命正在興頭上,不久就將王的建議批為代表修正主義外交路線,王被迫辭職,落得自古以來多數諍臣的結局。今天的傳統媒體似乎習慣自我亢奮,常常自挺到鬥爭第一線。普京在旁邊煽些微風而已,俄羅斯人從未停止向中國大大小小的對手賣武器,或發展軍事合作(包括日本在內),因為他們知道自己也在歷史上羞辱過中國,並從未道歉。總之,中國幫着俄羅斯在亞太獲得從未有過的良好戰略地位,中國能收穫什麼實質性東西,還需要時間來證明。


作者是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