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財政收支問題浮現 須提理財措施應對長青網文章

2014年02月2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2月25日 06:35
2014年02月25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財政司長曾俊華明日發表下年度財政預算案,從近日坊間傳聞看來,當局猛做期望管理,以祈派糖未若過去疏爽情况下,減輕政黨與各方批評力度;這是應該做的,但只屬枝節末流。這些年,不少建議認為預算案在公共理財方面,須提出方向性構思,應對深層次矛盾所需資源,從當局的「放風」,看不到有此苗頭。上月特首梁振英提出的第2份《施政報告》,也未讓市民看到香港各方面發展有什麼可以憧憬;未來一年,結合施政報告與已知預算案的傳聞內容看來,香港大概會按現行軌迹走下去,經濟、社會等各方面難望出現新氣象。


當局猛做期望管理

無助解決實際問題

梁振英第2份施政報告,引發較多議論的是政策再向基層傾斜,投入大量資源扶貧,雖然需增加的經常開支有不同說法,但是梁振英就任未及兩年,福利開支佔經常開支比率高過董建華、曾蔭權時期,中產階層則未獲關顧,因而引來反彈。明日公布的預算案,當局較早時已經表示會「減甜」,即是2007年以來的慷慨「派糖」措施,將不復再,而且綜觀未來整體收支預測,派糖將完全撤銷,云云。不過,即使如此,近日當局披露的信息,刻意讓中產知道預算案有措施惠及他們,相信是為了紓解中產階層的不滿。


預算案如何減甜,中產和基層是否「收貨」,仍待具體公布,不過,不再派糖的時間表,使公共理財回復較健康狀態,曾俊華應有明確宣示。自2007年以來,經濟環境良好時,政府派糖甚至派錢,美其名曰還富於民;經濟景况較差,政府也派糖,理由是要紓解民困。政府歷年派糖派錢,單是曾蔭權時期,耗資已經超過2000億元;梁振英政府這兩年除了一次過派糖,福利經常開支也顯著增加。不過,政府歷年不吝派糖派錢,並未紓減深層次矛盾,反而財政收入能否持續應付,成為備受關注的問題。


據知,「長遠財政計劃小組」的研究報告顯示,回歸以來,經常開支累積增加逾90%,整體政府開支則增加126%,但是同期本地生產總值(GDP)只增長了56.7%,這三方面增長形態若持續不變,財政收支早晚都會出問題,特別是本港面對人口老化、勞動力人口減少,財政收支問題更形突顯,小組認為若政府不及早採取理財措施,大概10年後就會出現結構性赤字,即是開支長期高於收入。另外,前任行政會議成員林奮強認為,未來15年,本港因為退休而減少消費力的人數,會使GDP平均每年減少0.9%,企業生意受影響導致政府稅收減少,影響其他公共開支投放,本港進一步失去經濟動力。


從政府的研究或是社會專家計算,本港長遠財政收支需要通盤整體規劃,特別在老年社會、勞動力人口減少的必然趨勢,一定要有針對性政策措施,才可以確保收支持續基本平衡。可以說,本港開始浮現和需要處理的財政收支問題,其迫切性與嚴重性,派糖紓解民困,或是關顧中產階層與之相比,只屬小事;只是,如此重要事項,施政報告未提出規劃應對,近期當局「放風」,也看不到預算案有尋求對策之意。


例如,老年社會對公共醫療需求大幅增加,政府理應逐步加大公共醫療的投入,興建醫院和相關醫護人手配套設置等,迄今政府未有相關規劃;本港現在接近全民就業,因為勞動力不足,一些行業已經受到影響,隨着65歲以上人口由2012年的98萬,到2041年增至256萬,約佔本港人口30%,如何維持足夠勞動力,不單日後,現在也需要應對,除了延長退休年齡,難以避免探討輸入外勞,但是政府並無披露有何想法。至於勞動人口減少,稅收會相應受影響,出現財政缺口可能性很大,况且,本港稅基狹窄,稅收受經濟周期影響,並不穩定,如何確保收支持續平衡,並非「審慎理財」、「要從動態看待收支情况」等說辭,就等於收支結構正常健康一定會出現。


香港整體情况

又蹉跎一年

另外,施政報告就經濟發展並無亮點,預算案於此難寄予厚望。回歸以來,3任特首都有產業政策,推動經濟發展,但是GDP開支只累積增加了56.7%,相對於新加坡增加約134%,本港遠遠被拋離。經濟發展與人口質量有直接關係,現在本港就勞動人口數量已無政策對應,隨着人口老化,更需要研究吸引外來專才,否則即使有產業政策,也沒有人才配合發展;新加坡除了大量引入外勞,還回應行業需求引入專才,本港同樣需要質量兼顧的人口政策,迄今未見政府認真應對。


施政報告和預算案,是本港每年兩份最重要的文件,決定短期和長期發展方向,只是,今年的施政報告在應對人口老化、勞動力和專才人口不足、公共財政存在隱憂等問題,並無提出政策措施;香港再蹉跎一年,恐怕會變成事實,明日公布的預算案,若曾俊華在公共理財提出一些概念或想法,讓市民知道政府知道問題所在,也會想辦法解決,這是最起碼的要求。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