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智障青年與馬共鳴長青網文章

2014年02月2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2月23日 21:35
2014年02月23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天生患有輕度智障及語言協調能力喪失症(Verbal Dyspraxia)的志達,雖天生不善與人交際,但上天卻給予他和馬交流的天賦,令他成為優異的馬術體操運動員。志達自小被雙親拋棄,輾轉被身兼英基學校協會主席的證監會主席唐家成夫婦領養,並在他4歲時安排習騎,獲教練讚他和馬建立了「特別聯繫」,長大後已通曉馬術體操。唐太說,志達騎馬是他生命中少有被重視的時刻,「給予了他生命的意義」。


嚎哭不忍心 寄養變領養

一場突如其來的嚎哭、一個意料之外的擁抱,決定了志達一生的命運。現年25歲的志達是孤兒,小時住在黃大仙竹園兒童院。當時唐太經社工朋友介紹擔當寄養家長,挑選了年僅3歲半、樣子可愛的志達照顧,每周帶志達回家寄養一天,翌日送回孤兒院。唐太說:「當時沒有想過領養志達,只打算讓他在被領養前感受一點家庭溫暖。」


不過,一次經歷徹底改變唐太和志達的關係。平時唐太帶志達乘小巴回孤兒院,志達下車後總悶悶不樂,頭也不回獨個兒走進孤兒院。有一次,志達因颱風在唐家多住一天,翌日唐家成為安全起見,親自駕車送志達回孤兒院,唐太亦同行。志達當時以為只是出外逛街,到下車時赫見孤兒院就在眼前,即時呆了,接着眼淚直流,哭得十分淒厲。唐太含淚稱,當時十分難受,因而決心領養志達。


唐家成:用愛彌補不幸

按當時規例,寄養家庭不能領養小孩,同時有一對澳洲夫婦申請領養志達。唐家成之後多次向社署爭取,社署終決定家訪,若觀察後認為志達和唐家成關係密切,就很大機會批准領養。唐家成平時需要出外工作,與志達關係較疏離,怎料社署職員家訪當日,志達忽然180度轉變,唐家成憶述:「他竟然主動坐在我雙腳上,又攬着我。」最後,法庭判唐家可領養志達,唐家成說:「這真是命運。」


志達遷入唐家初期,情緒波動很大,不時大叫及發脾氣,唐家成夫婦便常常擁抱及親吻他,唐家成稱:「我們要不斷用愛彌補他首3年沒有的東西。」志達其後獲幼兒園轉介到香港傷健策騎協會習騎,慢慢學習紀律及言語溝通,漸漸愛上騎馬,每次也顯得十分興奮。


教練﹕他與馬有特別聯繫

志達現時的習騎教練Dominique Tombazzi表示,志達與馬有特別的聯繫,「這是其他人少有的」。她指志達每次上策騎課都很努力學習,又經常與馬聊天,問牠們「你在做什麼?」,而馬對他也特別友善。唐太亦指「騎馬就是志達的生命」,騎馬建立了他的自尊心及自信,「回想起志達小時候連走過黑白色的地磚也會害怕,但現時他可表演馬術體操,我以他為榮」。


志達現時每周四早上會到傷健策騎協會擔任3小時義工,在策騎班中任陪騎員及協助教練,亦會參加約1小時的策騎班,鍛煉技巧。


精馬術體操 策騎班助教

唐太指一般殘障人士的生活基本上被隔離,沒什麼朋友,但志達在傷健策騎協會中被人重視、別人會認真聆聽他的意見、不會當他是殘障人士看待,「我兒子生命中擁有的這些經歷不多,而這裏給予了他生命的意義」。


明報記者 鄭宏禮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