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美俄角力小國撕裂 烏克蘭牽扯歐局勢長青網文章

2014年02月2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2月23日 06:35
2014年02月23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烏克蘭今天的局勢,與1945年的柏林情景相當接近:當時蘇聯紅軍和美軍競速從東西兩翼包抄殺向納粹德國的首都,都想第一個把柏林攻下來佔為己有。今天,俄羅斯和美歐俱欲把烏克蘭納入自己影響力的範圍,兩方對這個地緣位置險要的國家施加壓力,對這個經濟不景的國家誘之以利,大力拉扯。烏克蘭反對派上街抗議,官方則強力鎮壓,個別地區宣布自治,國家隨時可能分崩離析。


烏國直指俄腹地

戰略位置極重要

美歐一直的盤算是把烏克蘭拉入西方陣營,在東歐一帶構建對俄羅斯的地緣戰略壓力。烏克蘭東朝俄羅斯腹地,往北可直撲莫斯科,南臨伏爾加格勒;俄羅斯黑海艦隊長年租用烏克蘭的塞瓦斯托波爾作為基地,俄羅斯總統普京出盡全力想把烏克蘭拉住,因為失去烏克蘭,不僅是艦隊要進入地中海就得從北歐拐大彎南下,而是着實構成對俄羅斯的軍事威脅。屆時投向西方的烏克蘭隨時成為指向俄羅斯的尖兵,1941年希特勒拿下烏克蘭之後,坦克部隊沿平原北上圍攏莫斯科,這段歷史普京不可能不知道。


俄羅斯表明,一旦烏克蘭爆發內戰,可能派兵入烏,保護黑海艦隊。莫斯科放出這句狠話,表明了普京的決心。北約在此面前,會否繼續介入烏克蘭抑或縮回西歐,將決定大局走向。至於美俄會否由此直接爆發衝突,沒有人有水晶球,但近10年美俄關係由熱而冷,雖然表面尚算溫和,但畢竟不是20年前葉利欽年代的密切。兩國都有強大企圖心,美國正在建造其一極世界,在亞洲向中國施壓,在歐洲向俄羅斯進逼;普京則着力重建俄羅斯的大國地位,去年在中東敘利亞危機敲了美國一記悶棍,美國急於還以顏色,制住俄羅斯,其中最大的工具便是北約組織。


冷戰結束後,蘇聯解體,華沙公約組織煙消雲散;北約則密密織補,把前華約國家波蘭和保加利亞等一個接一個納入北約,如今向烏克蘭招手。普京一直視烏克蘭為其重建俄羅斯歐亞版圖的主要成員,美國現在把手伸到俄羅斯的地盤,因此俄羅斯上周馬上增購20億美元烏克蘭債券,以示對烏克蘭現政府的支持。


烏克蘭從呈現分裂乃至官方強力鎮壓,客觀上和該國內部「親俄親歐」兩條路線有關。烏克蘭東部與俄羅斯接壤地區是俄語區,西部與西歐毗鄰的是烏克蘭語區,東親俄而西親歐有其文化背景。歷史背景則是烏克蘭長期與俄羅斯關係密切,蘇聯解體時加盟共和國逐一宣布獨立,烏克蘭緊隨這股大潮,令俄羅斯感到詫異。因此,當如今烏克蘭在西方拉動下出現往西走迹象,俄羅斯不可能撒手不理,避免連烏克蘭也跑到西方陣營。


美俄插手或釀分裂

高尖武器恐會流失

隨着這幾天現政權武力鎮壓之後,西歐及美國響起制裁之聲,雖然都是限制烏克蘭官員到訪的低強度壓力,但對烏克蘭國內親歐力量無疑是極大支持,個別地區宣布自治便是其中之一的證明。烏克蘭官方面對如此局勢發展,只有兩條路可走,其一是上周五提出的擇日大選,尋找一條和平出路;另一便是出動野戰軍鎮壓,以武力鞏固其管治。必須指出,走到出動軍隊這一着是笨中之笨,第一、失去了的民心再也不會回來,第二、烏克蘭分裂可能性極高。夾在其中,最悲慘莫如老百姓,1990年代前南斯拉夫民眾流離失所生靈塗炭的歷史,烏克蘭一旦情勢惡化,極可能重演。


必須指出的是,烏克蘭能否實現和平選舉如今仍是未知之數,最佳結果當是止息干戈,倘若不幸大亂,難民四散,將對俄歐構成極大影響。再者,烏克蘭的軍火工業不比俄羅斯差,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號」便出自烏克蘭船廠,觀乎中國在「遼寧號」下水之際仍無法完成自製航母,一旦烏克蘭分裂,這些軍火以及尖端專家流往何處,會否為不法分子所用,或如蘇聯解體後失蹤的核武一樣消失茫茫人海,成為各國安全的心腹大患。在亂局隨時臨頭之際,這些都是企圖「趁亂打劫」的一些國家必須長考的問題。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