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港因驗出內地活雞帶有H7禽流感病毒,停售活雞21日,昨天首日復售,約2.5萬隻本地雞「獨市」供應,本地雞農、批發商及零售商承認三方聯合定價,適齡雞每斤批發價一律賣23.5元,較上月初的15元貴逾五成,協議維持約一個月;零售價亦變相拉高至每斤逾40元,有雞檔東主稱,零售價較預期加了5元。有學者及立法會議員均認為,業界涉「合謀定價」,違反預料明年實施的《競爭法》。
市民反應熱 每斤售逾40元
市民昨對復售活雞反應熱烈,牛池灣街市雞檔檔主馬平盛表示,昨日僅上午已售出約250隻雞,平日要整天才賣光,有來自西貢的顧客打算買3隻雞,但撲了個空。九龍城街市兩個雞檔亦在半日內共賣出約460隻雞。
雞販指昨批發價較停售前高,馬平盛指出,原定復售活雞的零售價每斤38元,因批發價太貴,最終加價至每斤43元。
雞農批發零售 春茗商定價
據漁護署資料,昨本地活雞批發價平均每斤20元。香港活家禽批發商會會長徐名團表示,昨日2.5萬隻雞皆統一批發價,4斤以下的雞賣每斤23.5元,逾120日的「老雞」一律每斤17元,並指停售內地雞令本地雞農有機會牽頭定價,「他(本地雞農)是獨市,他有得議價」。
新界養雞同業會副監事長李良驥承認,前晚在該會的春茗上,曾與本地活雞批發商代表連德興,以及代表零售業的港九雞鴨行職業公會主席黃詠楠商討復售定價,三方達成共識定下「中位數」,「因今次無內地雞(供應),希望有個平穩價格給市民」。
不過,每斤23.5元的批發價遠高於停雞前、即1月初約15元的批發價。李良驥解釋,當時受禽流感影響,是業界的「低潮期」,今次定價亦要確保業界有錢賺。他說,雞農可從每斤批發價中取回約19.5至20元,而批發商則取回3至4元。
黃詠楠說,23.5元的協議維持約一個月,之後再打算,今次是「破天荒」做法,承認在法律上「踩界」,但強調這是無法律約束力的「共識」,首日一律定價只為穩住市場,之後23.5元只作上限,「鬥平的話唔會反對」。他又指出,約80檔雞檔已同意只收成本價,零售價下調至每斤28至30元出售。
稱屬無法律約束力「共識」
不過,新界養雞同業會理事長鄧煒麟否認有統一定價,強調批發價視乎批發商及零售商取貨的數量而變動。
資深大律師兼立法會議員湯家驊認為,雞農、批發及零售商共議同一水平價格,屬「合謀定價」,違反即將實施的《競爭法》,但現時仍無條例監管。
除了賣雞所得收入,政府擬向雞農提供恩恤,每隻適齡雞有30元。湯家驊稱,業界有損失,預料周五的財委會上議員仍會支持通過恩恤金,但他說,本地雞農不應因內地活雞暫停供港,作出合謀定價的壟斷市場行為。
競爭事務委員會回應表示,《競爭條例》未正式實施,不適宜評論事件;委員會正草擬指引,期望法例於2015年初實施。
食衛局回應表示,家禽業已達共識,宣稱在這期間不以「人為方法」提高活雞價,期望業界依承諾盡量穩定活雞供應及價格。
明報記者 梁杏怡 周婷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