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預算案將於本月26日公布,港府重申經常性開支勢必增加,必須善用儲備。現為理工大學專業應用(金融)教授的馬時亨指出,目前政府逾半收入來自薪俸稅及利得稅,稅基太窄,收入波動亦大,認為港府長遠要增加收入來源。他指出,公共開支易放難收,至於如何縮減,則考「財爺」智慧,他個人退下官場不作評論,但又補上一句「梁錦松年代也很難減」。
對政改樂觀 「起錨都搞得掂」
馬時亨辭官後仍活躍政界,他說自己無意選特首,但近月就毫不保留「力捧」前財政司長梁錦松(圖)是出選特首的好人選。訪問中口邊不離「梁錦松」,「其實入境稅也應該找梁錦松講,當年是他提出的,不過他現在不肯了,說我擺他上枱」。
馬時亨說,梁錦松有財金及政府工作背景,與商界關係好,加上其基層出身背景,「沒辦法,在這個情况下,他一定是適合的人選」。
2017年特首普選,馬時亨心中已有人選,但至於特首「如何選」仍是未知數。馬時亨說普選非靈丹妙藥,但認為施「普選手術」可增加港府管治的認受性,「政府的公眾形象也會好些」。至於如何評估政改形勢,馬時亨自言天生樂觀,「若不樂觀也不能在政府做這麼多年」,不過樂觀之中亦見艱難,例如港府與泛民間仍存鴻溝。那為何樂觀?馬時亨嘆氣一聲說﹕「記得起錨(2010年曾蔭權推政改)那時,很多政府朋友也跟我說,會搞不掂,但最終都唔知點解搞得掂。」
對政改樂觀 「起錨都搞得掂」
馬時亨辭官後仍活躍政界,他說自己無意選特首,但近月就毫不保留「力捧」前財政司長梁錦松(圖)是出選特首的好人選。訪問中口邊不離「梁錦松」,「其實入境稅也應該找梁錦松講,當年是他提出的,不過他現在不肯了,說我擺他上枱」。
馬時亨說,梁錦松有財金及政府工作背景,與商界關係好,加上其基層出身背景,「沒辦法,在這個情况下,他一定是適合的人選」。
2017年特首普選,馬時亨心中已有人選,但至於特首「如何選」仍是未知數。馬時亨說普選非靈丹妙藥,但認為施「普選手術」可增加港府管治的認受性,「政府的公眾形象也會好些」。至於如何評估政改形勢,馬時亨自言天生樂觀,「若不樂觀也不能在政府做這麼多年」,不過樂觀之中亦見艱難,例如港府與泛民間仍存鴻溝。那為何樂觀?馬時亨嘆氣一聲說﹕「記得起錨(2010年曾蔭權推政改)那時,很多政府朋友也跟我說,會搞不掂,但最終都唔知點解搞得掂。」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