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繼進軍足球、影視、金融業之後,恒大(3333)再度探索地產以外的生財之道。該公司去年底與哈佛簽訂協議展開在健康醫療等方面的合作,據彭博社報道,恒大正計劃與哈佛附屬醫院合作在中國開醫院。近日多個財團進入醫療業,有分析稱由於內地醫生與患者關係緊張,伙拍外國優質醫療資源,是民營資本目前進入醫療行業的明智選擇。
向恒大業主提供「特殊優待」
彭博社報道,哈佛附屬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正考慮恒大主席許家印的提議,可能成為首家進入中國市場的哈佛附屬醫院,而恒大正在為合作的醫院項目選址。去年底恒大與哈佛共同成立3個研究中心,開展綠色建築、健康醫療、應用科學等領域的研究,其中一個研究中心是Brigham參與營運的免疫學中心。報道亦稱,恒大表示就擬建的醫院,將來向恒大業主提供「特殊優待」,但Brigham負責人拒絕置評。
接近恒大的消息人士昨日對本報記者表示,恒大與哈佛確有在醫療等領域展開合作,但具體合作項目仍未最終落實。
國泰君安:恒大副業開支大
國泰君安內房分析員余立峰則表示,恒大是次和哈佛合作,可藉助外力快速打入這個全新領域。若醫院日後經營成功,不但為恒大多開一條財路,亦可以將開醫院的經驗帶入樓盤中,以開設社區醫院為賣點提升樓盤均價。但他對於恒大的現金流表示憂慮,除了在足球等「副業」有大開支,其物業銷售的收款期亦較長。
復星購美中互利近半股份
除恒大外,昨日復星醫藥(2196)宣布收購醫療設備供應商美中互利最多48.65%的股份。美中互利主要在內地和香港主要銷售外國品牌的醫療設備,通過集團旗下的高檔醫院「和睦家」的網絡建立品牌形象,復星的入股將拓展其在中港的銷售網絡。馬雲旗下的阿里巴巴,早前亦入主中信21(0241),拓網上醫療產業,又揚言要以支付寶解決中國醫院的排隊問題。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目前醫患關係緊張的情况在內地非常嚴重,既不信任社區醫院的醫療水平,又為大醫院看病人多而苦惱,「若民營資本進入,可以與外國成熟醫療機構合作,重塑病人看病信心,並逐步為大醫院分流」。他表示醫療改革是目前中國發展要攻破的「最後堡壘」之一,國民對健康的關注將帶來巨大的行業需求,民營資本應擇機進入。
明報記者 魏嘉儀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