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匯豐環球﹕買債收息跑贏現金長青網文章

2014年02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2月19日 21:35
2014年02月19日 21: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2013年發達國家經濟持續改善,加上利息趨升,股市再現曙光,吸引投資者及基金經理「棄債從股」,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由1.6厘升至3厘,反映債價不斷下跌。匯豐環球投資亞太區債券投資總監陳寶枝認為,去年是債券表現的轉捩點,屬正常調整,「金融危機發生後,債券曾升20%,令人覺得買債亦可賺錢。現時債券投資者的心態要回歸基本(Back to basic),買債不是為了資本增值,而是收息跑贏現金」。


陳寶枝表示,去年1月時,投資者開始認為債價過高、孳息率太低,當時10年期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約1.6至1.7厘(圖),市場尚未折讓美國收緊量化寬鬆的預期,但後來愈來愈多人擔心,談論由債轉股的大逆轉,到去年3月底債價才對美國收水而有所折讓。


美經濟復蘇 債息勢升

她說:「到5、6月出現的大沽售,其實是很正路的市場調整,因為美國的量化寬鬆不會永遠持續,利率亦不會永遠是零,隨着美國經濟增長及失業率好轉,情况一定會逆轉,債息就會上升,所以我對2013年的情况不會感到驚訝。」


現時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仍穩企2.7厘,那是否意味債券的黃金投資周期已完結,可視為雞肋棄之?陳寶枝笑言,想靠買債發達就別想了,2009年後債券升20%,但明言此情况要在金融危機發生後,才會如此的大反彈,投資債券的心態是時間回歸基本,現時買債不是為資本增值,而是收息跑贏現金。


亞洲企業債違約風險較低

陳認為,今年投資者會由「走不走」,轉至「揸不揸」的思想掙扎,因為決意離場的於去年已走,她預期今年美債價格雖然會繼續跌,孳息率上走,但利息回報或可彌補,相信部分表現會比現金好,加上波動性較股票低,對長線投資者而言,仍有一定投資價值。


在各類債券中,陳寶枝建議可多留意亞洲企業債,因為違約風險及負債比率一般較環球同業為低,加上區內強勁的消費增長帶動企業盈利,但她提醒,亞洲企業債通常分本地貨幣及美元兩者,當中以後者較適合本港投資者,因以美元或港幣為基礎,如投資其他貨幣會有很多不確定性,匯率風險便是其一。


人債利率高可博升值

「亞洲本地貨幣的債券有很多看不通的地方,又沒有故事(Story)支持,即使是相對穩定的韓圜及新加坡元的債券,我都看不到有很強大的原因要增持,吸引力較低」。年期方面,平均年期以2年至5年為佳。


此外,陳寶枝表示,近年愈來愈多投資者會買人債,不論利用 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進入內地市場在岸人債抑或是離岸的點心債,均受到一定追捧,皆因息率回報吸引之餘,同時可博人民幣升值,「買債不同買股,投資股票是買升跌賣,看重公司前景及盈利增長,選債券則重企業是可靠性、管理質素及負債比率,較針對降級和違約風險」。


她補充,現時匯豐亞洲債券基金亦持有小量點心債,以及部分有關銀行及地產行業的企業債。


明報記者 余美玉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