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東亞銀行(0023)昨為港銀業績期掀起序幕。該行內地貸款業務因受去年「錢荒」帶動,淨息差在下半財年得以大幅拉闊,令全年勁賺66億元,遠勝市場預期,亦創下該行歷史新高,集團宣布派第二次中期息0.68元。東亞股價昨日急升3%,收報31.35元,刺激其他港銀同升1%至2%。
派第二次中期息0.68元
東亞去年純利升9.2%,市場原本預測會按年略跌,至接近60億元。業務表現「有驚喜」,主要受惠於內地淨息差(NIM)由上半財年2.11厘,大幅增加35點子(1厘等如100點子),至下半財年2.46厘,推動內地業務淨利潤大升16%,至19億元。
副行政總裁李民斌昨於業績會上解釋,由於去年下半年內地銀行同業拆息較高,該行作為淨貸款人,在同業市場拆出的資金因此錄得可觀回報,加上部分貸款的定價得以提高,均對淨息差的表現有利。財務報告中披露,該行去年在內地使用的貸款為1797.94億元,對總貸款組合的佔比達44%,較在香港使用的貸款總額佔比39%更高。
內地使用貸款佔比高於港
目前上海同業拆息(SHIBOR)已從去年高位大幅回落,隔夜及1個月拆息去年6月底一度升逾8厘,昨日已回落至3.3306厘及5.4871厘。李民斌說﹕「現時的拆息水平對淨息差仍有利,但今年在資金成本上可能會有較大壓力。」他說難以估計今年內地淨息差的走向,因須視乎資本市場及存款成本的變化,但估計可與去年相若,保持在2.25厘至2.3厘之間。
內地減值貸款率微升至0.49%
儘管淨息差擴闊,資產質素卻略為惡化,內地減值貸款比率從去年中上升0.06個百分點,至0.49%,整體減值貸款比率為0.39%。李民斌表示,去年上半年以來的不利因素未見改善,製造業面臨出口放緩、工資成本上漲等問題,鋼鐵及其他商品仍然疲憊,對整個銀行業均構成影響。
他說,該行的減值貸款比率較行業平均1%為低,屬可控範圍之內,而下半財年的不良貸款餘額增幅,已由上半財年2.6億元,大減至1億元,「不良貸款應該還會有少許增長,但整體情况頗好」。
料內地貸款低雙位數增長
市場關注該行未來會否更側重於內地業務,另一位副行政總裁李民橋表示,跨境貸款雖是該行的業務重點,但去年銀團貸款取得近兩成增長,按揭亦有逾12%增幅,對本地業務依然十分看重。李民斌表示,該行內地貸款業務的目標增幅是高單位數至低雙位數,過去幾年一直保持在相若水平。
明報記者 陳悅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