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兒難雜症﹕間歇流鼻水咳嗽 多為過敏長青網文章

2014年02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2月19日 06:35
2014年02月19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問﹕女兒8個月大,最近每晚睡覺後,都有鼻水和咳嗽,而且咳得頗頻密,試過咳到嘔奶,但日間完全沒咳,也沒打噴嚏。帶她看醫生,配了咳水和鼻水藥,可能藥水太苦,每次餵食都不大成功,所以未見好轉。她吃母乳,有時看到她吃母乳時好像鼻塞,難以進食,她是否感染了流感呢?


餵母乳需小心避食致敏原

答﹕經常流鼻水及頻密咳嗽,是常見的過敏性疾病,這問題我在這裏已經解答過無數次了。


你提到女兒日間完全沒咳,也沒打噴嚏,因此肯定不是感染了流感,而是呼吸道敏感。天氣及濕度轉變都會引發咳嗽,氣管敏感是主要病因,但很多家長誤以為咳嗽與流感或傷風有關。


有氣管敏感,必須避免接觸致敏原,致敏原可能包括﹕貓、灰塵、燒香、塵蟎、濕度和溫度轉變。這個幼小的年齡,較主要的食物致敏原是蛋白質,如雞蛋、牛奶,如果證明了引致氣管敏感的是這些食物,必須戒口;惟香港人喜歡錯誤地「戒口」,牛肉不是常見的致敏原,而甜的食物和橙,通常亦並非致敏原,因此戒食它們並沒有用。


雖然食物並不是主要的過敏原,但你提到女兒吃母乳,所以你亦必須確保自己沒多吃某一類致敏原的食物,並經母乳影響了孩子。總之,均衡的飲食對大人和小孩來說都是最好的。


預防呼吸道敏感方面,可依照醫生指示用預防藥物。但家長反而要注意的是,坊間那些沒有醫生處方的「另類療法」藥物,什麼保嬰仙丹、保兒藥散,可能含有禁藥,極不安全,家長若胡亂使用,自己濫用了禁藥也懵然不知,可能會弄巧反拙。古人云﹕「是藥三分毒」,說明藥使用恰當可以對症,錯用則如服毒,服用藥都需注意副作用,並諮詢你的醫生。


坊間藥物或含禁藥 弄巧反拙

最後,我常聽到有媽媽說「有媽媽介紹吃猴棗散,可清頑痰」。根據中醫師解釋﹕「猴棗生於老猿猴之胃及肝膽間,緣猿猴常食各種山果,積年累月,其精液所結成為石者,形如棗,猶如牛之生黃,久之生寶……」簡而言之,猴棗就是獼猴的腸胃結石。猴棗散並非保健藥,如果長期服用,可能會有副作用。內地甚至有文件規定「猴棗散」只能在搶救時應用。既然被列入急救藥,就表明了不能隨便使用。一般的感冒不宜用此藥,更不能當保健品長期服用。


建議先請教兒科醫生,確認診斷呼吸道敏感,並排除其他氣道和消化道疾病的可能。


作者簡介﹕香港中文大學兒科學系教授

韓錦倫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