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內銀變相「高息」吸存款長青網文章

2014年02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2月19日 06:35
2014年02月19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內銀向互聯網金融企業發起攻勢,表面上看,其目的是避免存款流失,從而在符合貸存比例監管要求下,有效地拓展貸款業務,惟以高成本吸納存款,對內銀的損傷將會很大,有分析師諷刺,貨幣基金主要投資的還是銀行的協定存款,銀行自己再推類似產品,資金成本只會不斷增加,反映阿里巴巴和騰訊(0700)等互聯網企業正把內銀「玩得團團轉」。


日前,有關「內銀存款流失」的說法四起,但其實並不準確。由於內地大多數貨幣基金最重要的投資方向是銀行的協議存款,因此「寶寶軍團」吸去的資金,其實大部分仍停留在銀行體系內。有內地分析員指出,目前各種互聯網公司現金管理產品的託管也在銀行,所以資金實際上並無流出銀行體系。


然而,流向「寶寶軍團」的資金,原本是內銀花0.35厘成本就可取得的活期存款,當通過互聯網公司轉手後,就要變成高達6厘的協議存款,而現時內銀自己也加入「寶寶軍團」隊列之中,等同需要再掏出6厘息去購買活期存款。


依賴「存貸利差」 銀行傷元氣

有美資行銀行業分析師對本報指出,目前內地貨幣基金規模總量仍不大,大約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左右,假設這些資金以往都停留在銀行活期存款,當它們轉為協議存款後,整個內銀體系大約要多付1200億元的資金成本,再攤分到各家銀行,實際的影響並不大。


可是若這種趨勢延續,對依賴「存貸利差」盈利的銀行來說,就會元氣大傷,除非內地實現利率市場化,這種不正常的競爭行為才會逐漸消失。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