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香港政府新聞網】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表示,紅隧和東隧的最新行車量此消彼長,政府考慮交通狀況和公眾關注之後,決定暫緩試行「東減紅加」的方案。
張炳良今日會見傳媒時表示,政府去年初提出調低東隧收費和調高紅隧收費,並提出三個方案諮詢公眾,希望將車流引導到東隧,以疏導紅隧擠塞情況。
結果顯示,公眾普遍認同調整收費,以促進海底隧道交通合理分流,但對三個方案未有明確主流看法。同時,不少人擔心東隧與附近道路難以容納方案的車流,導致交通擠塞。
他說,去年東隧平均每日行車量增至72,000架次,若再加上「東減紅加」可能帶來的5,000架次,將貼近設計容量78,000架次。至於紅隧每日流量,則較2011年跌逾3,000架次,為25年來新低。
張炳良指,中環灣仔繞道2017年開通,屆時西隧連接道路擠塞情況有所紓緩,制訂隧道合理分流時可一併考慮西隧收費。而東隧擁有權2016年交還政府,有利通盤考慮三隧分流策略。
在此之前,當局將繼續密切監察三隧和附近交通狀況,視乎需要採取交通管理措施;亦會考慮完善集體運輸系統和其他配套,研究在中區試行電子道路收費。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表示,紅隧和東隧的最新行車量此消彼長,政府考慮交通狀況和公眾關注之後,決定暫緩試行「東減紅加」的方案。
張炳良今日會見傳媒時表示,政府去年初提出調低東隧收費和調高紅隧收費,並提出三個方案諮詢公眾,希望將車流引導到東隧,以疏導紅隧擠塞情況。
結果顯示,公眾普遍認同調整收費,以促進海底隧道交通合理分流,但對三個方案未有明確主流看法。同時,不少人擔心東隧與附近道路難以容納方案的車流,導致交通擠塞。
他說,去年東隧平均每日行車量增至72,000架次,若再加上「東減紅加」可能帶來的5,000架次,將貼近設計容量78,000架次。至於紅隧每日流量,則較2011年跌逾3,000架次,為25年來新低。
張炳良指,中環灣仔繞道2017年開通,屆時西隧連接道路擠塞情況有所紓緩,制訂隧道合理分流時可一併考慮西隧收費。而東隧擁有權2016年交還政府,有利通盤考慮三隧分流策略。
在此之前,當局將繼續密切監察三隧和附近交通狀況,視乎需要採取交通管理措施;亦會考慮完善集體運輸系統和其他配套,研究在中區試行電子道路收費。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