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昨日是中國越南戰爭爆發35周年,全國有3000多名老兵來到位於廣西憑祥中越邊境的友誼關參加紀念活動。當地出動大批警方全程監控,且要求老兵更換橫額。有參加活動的老兵表示,這段歷史並無記錄在內地教科書和文藝作品中,官方也從不表明態度,令他們自己也疑惑,「這場仗到底是正義還是不正義?」
組織者對本報透露,昨日早上9時,當地下着小雨,來自廣東、廣西、湖南、甘肅等地的3000多名老兵一同前往位於中越邊境的廣西憑祥,當年中方士兵正是從此處過關前往越南參戰。各地的老兵聯誼會各自帶來橫額和旗幟,平日相當冷清的憑祥烈士陵園,一時紅旗飄飄、摩肩接踵。參加者多身穿當年的軍服,部分人還戴上鋼盔、軍帽。只是當年奔走在前線的年輕人,現在多半已兩鬢斑白。
警限制人數 紀念變拜祭
發起者之一的廣州老兵蔡劍表示,該活動從去年10月開始策劃,與警方多次交涉,不得不作出妥協,活動才得以成行。他們原本計劃一同在友誼關舉行紀念活動,但在警方要求之下,老兵必須分批每批約100人前往友誼關,拍照後短暫停留就離開。主要的紀念活動則改在埋葬有中越戰爭烈士的憑祥烈士陵園內進行,全程有大批警察陪同。早上11時許,老兵均已基本離開友誼關。蔡無奈的說:「紀念活動變成了拜祭,從意義上改變了。」此外,原來打算亮出的不少橫額都被禁止,警方甚至認為「紀念對越戰爭35周年」的橫額不太合適,而沒收了橫額,並要求換上「為了和平,紀念35周年」。
邀習參與 敏感程度升級
蔡表示,部分戰友曾嘗試邀請廣西官員參加活動,但對方均迴避。也有部分老兵在半個月前致函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及其夫人彭麗媛參加,但此舉反而觸動官方神經,使警方提出更多限制要求。蔡說,中國官方沒有一個人出席紀念活動,官方對這段歷史也一直沒有明確表態,令部分戰友感覺失落,「戰爭到底是正義還是不正義?」
昨日聚會的總指揮、廣州老兵曲少煒表示,舉行紀念活動的目的除了紀念犧牲的戰友外,還希望讓中國人銘記這段歷史。他說國內關於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均有記載,但對於中越戰爭,內地教科書、文藝作品等均沒有提及,使不少年輕人已經忘卻。曲少煒說,他去年還向曾進駐廣東的中央巡視組第八組反映,要求官方正視歷史,但對方未有回應。
嘆未載教科書 愧對戰友
曲說,自己當年不少戰友犧牲時僅十幾二十歲,有人連屍體都沒找到,若全國上下仍對這場戰爭態度曖昧,是愧對他這些戰友。而對於目前中越的南海主權之爭,曲認為,鄰國之間出現主權問題相當正常,應通過談判途徑解決,「我們是戰爭的親歷者,知道其殘酷,雖說是為祖國血戰沙場,但相互爭鬥畢竟對人類不利」。
明報記者 麥俊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9181 4676
組織者對本報透露,昨日早上9時,當地下着小雨,來自廣東、廣西、湖南、甘肅等地的3000多名老兵一同前往位於中越邊境的廣西憑祥,當年中方士兵正是從此處過關前往越南參戰。各地的老兵聯誼會各自帶來橫額和旗幟,平日相當冷清的憑祥烈士陵園,一時紅旗飄飄、摩肩接踵。參加者多身穿當年的軍服,部分人還戴上鋼盔、軍帽。只是當年奔走在前線的年輕人,現在多半已兩鬢斑白。
警限制人數 紀念變拜祭
發起者之一的廣州老兵蔡劍表示,該活動從去年10月開始策劃,與警方多次交涉,不得不作出妥協,活動才得以成行。他們原本計劃一同在友誼關舉行紀念活動,但在警方要求之下,老兵必須分批每批約100人前往友誼關,拍照後短暫停留就離開。主要的紀念活動則改在埋葬有中越戰爭烈士的憑祥烈士陵園內進行,全程有大批警察陪同。早上11時許,老兵均已基本離開友誼關。蔡無奈的說:「紀念活動變成了拜祭,從意義上改變了。」此外,原來打算亮出的不少橫額都被禁止,警方甚至認為「紀念對越戰爭35周年」的橫額不太合適,而沒收了橫額,並要求換上「為了和平,紀念35周年」。
邀習參與 敏感程度升級
蔡表示,部分戰友曾嘗試邀請廣西官員參加活動,但對方均迴避。也有部分老兵在半個月前致函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及其夫人彭麗媛參加,但此舉反而觸動官方神經,使警方提出更多限制要求。蔡說,中國官方沒有一個人出席紀念活動,官方對這段歷史也一直沒有明確表態,令部分戰友感覺失落,「戰爭到底是正義還是不正義?」
昨日聚會的總指揮、廣州老兵曲少煒表示,舉行紀念活動的目的除了紀念犧牲的戰友外,還希望讓中國人銘記這段歷史。他說國內關於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均有記載,但對於中越戰爭,內地教科書、文藝作品等均沒有提及,使不少年輕人已經忘卻。曲少煒說,他去年還向曾進駐廣東的中央巡視組第八組反映,要求官方正視歷史,但對方未有回應。
嘆未載教科書 愧對戰友
曲說,自己當年不少戰友犧牲時僅十幾二十歲,有人連屍體都沒找到,若全國上下仍對這場戰爭態度曖昧,是愧對他這些戰友。而對於目前中越的南海主權之爭,曲認為,鄰國之間出現主權問題相當正常,應通過談判途徑解決,「我們是戰爭的親歷者,知道其殘酷,雖說是為祖國血戰沙場,但相互爭鬥畢竟對人類不利」。
明報記者 麥俊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9181 4676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