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香港政府新聞網】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今日與學海書樓簽署合作協議,開展學海書樓特藏的數碼化工作,讓讀者利用多媒體資訊系統,更方便地瀏覽珍貴典籍。
康文署助理署長李玉文表示,學海書樓1962年把所藏書籍借存於大會堂公共圖書館,2001年藏書移至中央圖書館,供市民閱覽。這次計劃讓讀者更方便地透過圖書館多媒體資訊系統網頁,瀏覽特藏珍貴典籍與文獻,預計年中起可陸續在網頁瀏覽。
學海書樓藏書35,000餘冊,大部分為國學古籍的線裝和手抄本,甚具學術和參考價值。首批數碼化資料包括葉啟祥的《明季節義錄》、陳獻章的《白沙子全集》和何啟與胡禮垣的《新政論議》。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今日與學海書樓簽署合作協議,開展學海書樓特藏的數碼化工作,讓讀者利用多媒體資訊系統,更方便地瀏覽珍貴典籍。
康文署助理署長李玉文表示,學海書樓1962年把所藏書籍借存於大會堂公共圖書館,2001年藏書移至中央圖書館,供市民閱覽。這次計劃讓讀者更方便地透過圖書館多媒體資訊系統網頁,瀏覽特藏珍貴典籍與文獻,預計年中起可陸續在網頁瀏覽。
學海書樓藏書35,000餘冊,大部分為國學古籍的線裝和手抄本,甚具學術和參考價值。首批數碼化資料包括葉啟祥的《明季節義錄》、陳獻章的《白沙子全集》和何啟與胡禮垣的《新政論議》。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