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出口開門紅 未成趨勢長青網文章

2014年02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2月16日 06:35
2014年02月16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一月份的出口資料超出了幾乎所有機構的預期,但鑑於春節等特殊因素,這一表現或難代表整體形勢。由於新興經濟體風雲詭譎,今年中國外貿出口形勢前景難言樂觀。


數據打架 輿論質疑

海關資料顯示,內地1月出口以美元計增長10.6%,這超出了此前輿論的普遍預期。針對這一表現,中國官方強調,這一方面受益於歐美經濟復蘇,另一方面則應歸功於內地正在推進的改革及結構調整。


上述分析中第一方面幾無異議,但對於改革促進企業出口競爭力一說,輿論普遍存疑。異議者所持主要論據之一是,稍早前公布的1月官方PMI指數下降至50.5的6個月低點,其中新訂單指數亦降至50.9的6個月最低水準。這一資料與海關資料的「打架」,不能不讓人心生疑竇。


春節因素 擾亂資料準確度

除了歐美復蘇等因素,導致一月份出口超高,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來自春節因素的干擾。相較於2013年春節長假設在2月上旬,今年的春節則為1月31日至2月6日,導致很多進出口貿易都被提前到一月份。


事實上,春節因素歷來在內地外貿表現中發揮着重要作用,很多觀察者為排除這一干擾,往往取第一季度整體資料而非單月資料作為研判全年形勢的基準。與此同時,一月份出口表現中不排除熱錢套利等虛假貿易現象的存在。在這一因素推動下,去年一月內地對香港出口額曾同比增長九成,今年同期對港出口則同比減少了18%。高位回落的過程中,究竟仍有多少虛高水分沒有擠出,尚未可知。


但可以預期的是,在歐美等發達經濟體復蘇向好的大環境下,中國今年的外貿出口料將受益,因為伴隨着復蘇帶動下外需的穩定增長,由經濟不景氣衍生的貿易保護主義也將有所緩和。與之相比,前景不甚明朗的新興市場則成為一個顯著的「風險點」,導致今年內地外貿整體形勢難言樂觀。但由於新興經濟體在中國內地出口結構中尚佔小數,預期不會造成根本性的破壞。


人民幣升值壓力料加大

儘管一月份進出口資料均表現搶眼,但出口速度的持續增加,仍將貿易順差擴大至14%,當月順產總額突破300億美元,創下5年來的次高水準。這一表現預期將進一步增加人民幣升值壓力,年內「破6」是大概率事件。


人民幣的持續升值對於中國外貿出口企業的壓力顯而易見,與此同時,瞄準人民幣升值和高利率,偽裝成出口從而將海外投機資金匯入國內,從而導致內地貿易虛高等現象亦不可無視。


馮其十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