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反貪削需求 春節內地豬肉價跌長青網文章

2014年02月1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2月15日 06:35
2014年02月15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中國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1月通脹數據,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按年上漲2.5%,略高於市場預期,但食品價格漲幅低於歷史均值,豬肉價格更是10年來首次在新春前夕下跌,按年下跌4%,按月亦跌1%。不少經濟師認為,這主要是中央反貪腐力度不減,令外出就餐、企業年貨採購減少所致。更有指反腐效應已出現從高檔奢侈品向低檔必需品蔓延的趨勢。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月CPI按年上漲2.5%,略高於市場預期的2.4%。由於今年春節提前至1月,食品價格上漲3.7%,但仍低於歷史均值。豬肉價格更按年下跌4.3%,按月亦跌1%,雞蛋價格下降3.8%,與往年節日期間價格上漲的走勢背道而馳。


豬肉雞蛋價下跌 大節罕見

「受到春節影響,1月食品價格按月通常會呈現季節性的大幅上漲,但今年食品價格按月漲幅低於往年。」中金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則指出,1月食品價格按月上升2.4%,略低於歷史同期均值3%。豬肉價格在1月出現反季節下跌,也引人注目。他認為,是反腐導致食品價格漲幅低於歷史均值,中央反腐力度加強,對在外就餐和肉類需求產生負面影響。早前商務部公布的春節零售增速創新低,同樣揭示反貪影響。


機構少送臘腸致豬肉價跌

瑞信亞洲區首席經濟師陶冬也認為反腐壓低了豬肉價。陶冬撰文指出,今年是10年來首度出現豬肉價格在春節前下降的情况。


考慮到內地企業和政府機關往年有送員工臘腸當年貨的慣例,此類臘腸約佔總銷售額兩成,近期反腐浪潮,必導致企業採購年貨驟減、臘腸滯銷,豬肉需求也隨之下降。


陶冬更指出,消費不景已從高檔奢侈品向低檔必需品蔓延,因為中國零售中有兩成銷售直接或間接與公費消費相關聯。


PPI按年降1.6% 連跌23月

另外,1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按年下降1.6%,連跌23個月,按月則跌0.1%。匯豐經濟師馬曉萍指出,此次是繼亞洲金融危機時連跌31個月後,PPI最長一次下跌周期,反映內地產能過剩問題十分嚴重。「之前有3個月按月已經止跌,原本認為PPI已經見底,但現在看來不是。」不過馬曉萍也指出,1月數據受到季節性因素影響,要待3月公布實體經濟數據時才見真章。


明報記者 李萌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