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昨日《蘋果日報》報道指一間中式飲食集團,早前向勞工處提出以月薪1.1萬元在港招聘洗碗工,若4星期後仍未能聘任足夠人手,則可透過「補充勞工計劃」申請輸入外勞,方案得到處方通過,惟被勞顧會否決。勞工界質疑政府在為輸入基層工種的外勞「試水溫」,漠視本地工人權益。
勞工處:每宗申請嚴格審批
勞工處回應指出,補充勞工計劃的每宗申請須通過嚴格的審批機制,經由勞顧會考慮才交政府批准或拒絕。由於計劃主要處理「技術員級別」的輸入勞工申請,就一些涉及較低技術勞工的特別個案,處方會徵詢勞顧會意見,決定是否先讓申請人以不低於市場水平的招聘條件及薪酬,在本地展開4個星期的公開招聘;即使在4星期後,處方仍會跟進招聘結果,再交勞顧會商討。
目前計劃內有26個工種包括收銀、侍應、售貨員等,不得申請輸入外勞,未有包括洗碗工。據知,勞工處在農曆新年前向勞顧會建議,容許一間飲食集團以月薪1.1萬元在港招聘10名洗碗工,每日工作9小時,若4星期後未能聘任足夠人手,則可透過計劃申請輸入外勞,惟遭佔勞顧會半數成員的勞方委員全數反對。
勞工處通過遭勞顧會否決
勞顧會勞方委員梁籌庭指出,今次事件明顯是政府為輸入基層工種的外勞「試水溫」,擔心有關集團早在招聘過程中,以「份工好厭惡」等說法嚇退應徵者,再要求輸入外勞。飲食業職工總會秘書長黃必文表示,月薪1.1萬元只是貼近市場水平的工資,認為對打工仔並不吸引,因未知實際人手、工時長短,加上工作環境欠佳,也會令人卻步。
勞工處:每宗申請嚴格審批
勞工處回應指出,補充勞工計劃的每宗申請須通過嚴格的審批機制,經由勞顧會考慮才交政府批准或拒絕。由於計劃主要處理「技術員級別」的輸入勞工申請,就一些涉及較低技術勞工的特別個案,處方會徵詢勞顧會意見,決定是否先讓申請人以不低於市場水平的招聘條件及薪酬,在本地展開4個星期的公開招聘;即使在4星期後,處方仍會跟進招聘結果,再交勞顧會商討。
目前計劃內有26個工種包括收銀、侍應、售貨員等,不得申請輸入外勞,未有包括洗碗工。據知,勞工處在農曆新年前向勞顧會建議,容許一間飲食集團以月薪1.1萬元在港招聘10名洗碗工,每日工作9小時,若4星期後未能聘任足夠人手,則可透過計劃申請輸入外勞,惟遭佔勞顧會半數成員的勞方委員全數反對。
勞工處通過遭勞顧會否決
勞顧會勞方委員梁籌庭指出,今次事件明顯是政府為輸入基層工種的外勞「試水溫」,擔心有關集團早在招聘過程中,以「份工好厭惡」等說法嚇退應徵者,再要求輸入外勞。飲食業職工總會秘書長黃必文表示,月薪1.1萬元只是貼近市場水平的工資,認為對打工仔並不吸引,因未知實際人手、工時長短,加上工作環境欠佳,也會令人卻步。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