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恒指昨日跌120點,收報22,165點,成交金額625億元。恒指5天升達千點後終於回吐,但幅度不大,即月期指尾市跌幅曾擴大至193點,最終收窄至98點。MSCI亞太區(日本以外)跌0.74%,沽壓不大,暫未見「彈散」爭相沽貨之現象,可視之為正常整固。聯想(0992)截至12月底止季度純利增長29%,達到2.6億美元,主席楊元慶承認收購摩托羅拉會對短期業績有影響,但筆者仍覺得是低吸的好選擇。
人行昨日未有逆回購,周二3300億元、周四1200億元、連同300億元國庫現金定存到期,本周如期收回4800億元,但意外地市場利率不升反跌。此前筆者估可能是地方政府配合中央不以「GDP論英雄」,在投資方面放軟手腳,但1月份外貿順差高達318.6億美元,折合1917億元人民幣,若期間尚有熱錢流入,流動性局面就會趨於寬鬆。這可解釋何解人行如期節後收水,利率卻不升的情况,亦可見人行政策並未有寬鬆的傾向。
資金轉避險 內地次級債息升
總體流動性暫時不鬆也不緊,但市場開始差別化對待。內地信用級別債券息差持續擴闊,AAA級及AA級的5年期息差升至130點子,3年期亦擴大至110點子。信用債也擴闊,垃圾債則更差,AAA跟AA-及以下(即垃圾級別)的5年期品種更相差224點子。
從中誠誠至事件可見,無論是中央努力維持也好,是地方政府、銀行、信託公司聯手力保也好,可見零違約與守住不發生金融系統風險幾乎劃上等號。評論多擔心會引發道德風險,資金只追回報不問風險,無風險利率不斷上升,導致股市受壓。不過,信用債及垃圾債息差上升,短期國債息率過去一周明顯回落,1年期債息由2.1厘降至1.67厘,2年期亦由2.3厘降至2.07厘,可見資金不再青睞次級劣質的項目,避險較回報要緊。後續資金無以為繼,違約終會發生,但這也為市場利率出現結構性回落創造條件。筆者覺得今次反彈尚未完結,但出現一浪高於一浪的升勢,仍有待首次違約後才會發生。
聯想業績勝預期,但市場焦點在收購之上。對投資者來說,「摩記」與諾基亞一樣是落後的代名詞,對併購最終獲得成功極有保留,寧願看到扭虧或虧損收窄時才入市,這種想法很合理。或許摩記已不合潮流,但其技術和專利還是有價值的,谷歌便因此而收購,相信交易有助提升聯想的產品質素。從另一角度看,聯想主攻中低檔手機市場,發展策略是先建立好銷售渠道,再提供性價比高的產品來搶市場,最終靠薄利多銷來獲利,其強項在於控制銷售費用。因此,聯想毛利率介乎12%至15%,但還是有2%、3%的純利率。
技術專利有價 聯想併摩記可贏華為
恰好相反,摩記毛利率高達23%至25%,但卻依然錄得虧損,其中高端市場被蘋果、三星等打死,到中低端市場又敵不過廉價的內地手機,產品有質素但銷量不夠多。觀乎聯想截至12月底止的手機收入錄得倍增,一旦與摩記順利結合達到協同效應,即使要追蘋果三星只是天方夜譚,但要拋離華為、中興等卻輕易而舉。由現在到扭虧仍有漫漫長路,筆者覺得可逢低吸納。
[江宗仁 還看今朝]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