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渣打馬拉松復辦輪椅賽3年來均被指摘過於嚴苛,而且愈辦愈短程,由前年的全馬到今年變成10公里賽事,最近又宣布,若選手於起步35分鐘內未能抵達9.3公里的折回點,將取消資格。6名參賽者中,有苦練半年的選手預計無法達標而打算退出,有參加者會缺席抗議。去年半馬拉松輪椅賽中,唯一沒有被取消資格的馮英騏堅持參賽:「就算條件不合理,為了鼓勵他人參加,仍會繼續參加。」
平機會指非歧視 惟宜遷就
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周一嶽已聯絡渣馬籌委會主席高威林,反映選手意見。平機會發言人表示,為賽事設時限並非歧視,但若以推廣運動及提升運動水平為目的,主辦單位應給予殘疾人士較大的體諒或遷就。發言人建議主辦方於5公里設折回點,而非設於尚有十分之一便完成全程的9.3公里。工黨立法會議員何秀蘭批評,主辦單位若為了傷健共融,應以最寬鬆的方法讓運動員完成賽事。
渣馬籌委會主席高威林昨回應事件,強調並無歧視輪椅賽參加者,指為比賽順利及選手安全,不論健全或殘疾人士賽事皆設時限,而10公里輪椅賽與10公里馬拉松之間只隔15分鐘,若加長輪椅賽時限,兩方選手會相撞。他又解釋,於終點前700米設折回點是因該路段要上天橋,若參加者體力不繼無力上橋,輪椅向後倒可能傷及其他跑手,造成安全問題。高威林認為,參賽者須使用專業競賽輪椅,速度較跑步快,40分鐘時限已屬寬鬆。渣馬3年間分別試辦全馬、半馬及10公里輪椅賽,是為了測試最適合香港的馬拉松輪椅賽程,如選手大多無法在時限內完成,將與傷殘組織合作,提供訓練課程。
有選手將缺席比賽抗議
其中一名10公里輪椅賽選手、於2009年在亞洲傷健三項鐵人排名第一的施杰浩將缺席比賽以示抗議。他反駁高威林,指去年半馬中段的西隧上下坡賽道更困難,惟未有參加者發生意外。他批評渣馬輪椅賽時限一向嚴苛,去年半馬的6名選手中,僅有馮英騏限時完成。他批評,今年的35分死線會令逾九成選手失去資格,「以專業選手的標準要求參加者,其實主辦方只想令參加者卻步,再藉口少人參加,以後取消比賽」。
有選手因憂心無法趕及時限而打算放棄出賽。李先生有多年到外地參賽經驗,過去半年每周苦練習3晚,希望可挑戰10公里賽,但上周得悉新增35分鐘死線,已打算退出。他無奈道:「本來志在享受,現變成折磨自己,超出能力太犀利。」
去年唯一趕及時限完成賽事的馮英騏表示,「就算比賽條件不合理,為推廣輪椅運動及對自己的練習和付出負責,仍會堅持參賽」。他質疑高威林的解釋牽強,「是沒有根據的猜想,過去半馬的西隧、馬師道更斜,從未發生意外,每個人最後都會無力,但未至會這樣(上斜時向後倒下)」。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