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踏入馬年,二手未見小陽春,另一邊廂發展商卻密鑼緊鼓全速推盤,美聯(1200)新班子之一、剛升任住宅部行政總裁的布少明接受本報訪問時稱,今年首季將全力主攻新盤,當中會增加10隊主力一手的銷售隊伍,連同現時的10隊,令總數增至20隊,涉及約200人,為2003年以來新高。集團亦將審慎租舖,並計劃放棄部分地舖,轉而租用寫字樓,以節省成本。
美聯副主席黃靜怡早前表示,馬年是「一手年」,又稱一手會打殘二手,為順應市况,集團亦因而有所變陣。入行26年的布少明「新官上任」,甫決定今年首季增聘一成人手,並增設10隊一手專責隊伍,「我們看到未來兩三年一手可供發售的新盤數量非常多,為順應市况會調節人手安排,二手不是不做,而是放更多資源在一手」。資料顯示,美聯截至去年中,集團(連同香港置業)在港約有320間分行,員工近5000人。
寫字樓容納量多成本低
除了開源之外,面對淡市亦要節流。他指出,未來美聯租用舖位會更為審慎,所有到期的舖位續租時會要求業主大幅減租,並會考慮棄用地舖,改為租用寫字樓,一來減少租金支出,同時集中火力「call客」睇樓,「因為現時的市况已經很少做walk-in客人,都是做熟客為主,寫字樓可以容納更多人,作為一個大據點,氣氛更好,成本又低」。
近日集團高層人事變動鬧得滿城風雨,布少明表示,事件發生前已先後5、6次跟董事總經理黃子華及前港島區董事楊永健坐下來討論,每次會面更達個多小時,不過最終未能達成共識,但強調不是外間所說的無理解僱。他又指出,港島區過去兩年成績,特別是新盤銷售未如理想,跟不上大市,令集團決心重整旗鼓,增強競爭力;又稱是「成績自有公論」。
戰績不理想 換人增競爭力
「港島區新盤成績差,是十個發展商十個盤都反映得到。很多發展商都跟我們吐苦水,覺得美聯散晒,希望我們處理、改善,因為有時候不是做到一兩單大刁就算表現好。」他又形容,副主席黃靜怡是一個很有「火」的好上司,自己亦非常欣賞她的處事作風。
代理不可能冒險墊支入票
另外,對於地產代理監管局指在銷售一手住宅物業時,有代理代客墊支入票,令新盤出現「水分票」,造成熱賣假象,布少明則為代理平反,「代理不可能冒風險用錢貼客人買樓,加上代理只會在客人用信用卡付款後,才會為客人出本票去方便買家,連入幾票亦只為增加命中率,因此我看不到有所謂墊支的情况」。
明報記者 何建邦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