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低吸中資股 不如買A股ETF 江宗仁長青網文章

2014年02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2月11日 06:35
2014年02月11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恒指昨日跌57點,收報21,579點,成交金額604億元。美股反彈港股未能跟隨,可見外資在部署上仍然審慎,甚至偏淡。內地股市卻異常強勢,上證指急升2%,兩市更有多達80隻股份升停板。春節長假期期間,外圍新興市場多吹淡風,但A股復市後卻連升兩日,升勢更有愈來愈強及全面之勢,與PMI走勢背道而馳。醫藥股走勢繼續偏強,業內併購潮持續是短期刺激因素,考慮到今後的發展空間,只要市况不太差,估值有機會進一步提升。


內地股市踏入馬年牛氣冲天,兩日累計升了2.6%。雖然市况強勁,但消息其實不多,可能是傳統的2月炒兩會的升市,過去10年的2月有8次上升,而昨日亦有交易員指人行就逆回購進行詢問,反映本周4500億元到期資金有望續期,短期再鬧錢荒的可能性大減,明顯是為兩會營造穩定氛圍,結果7天至91天的回購利率全線回落。


併購潮持續 醫藥股強勢可追

節前放水而節後未必全數收回,當然利好市場,但因此便急升2%,並且有80隻股份升停板,這種說法卻又有點牽強。本欄早前已談及在新股密集式上市的1月份,創業板依然創新高,說明資金看淡的是中國舊經濟股份,但新經濟卻是欣欣向榮,即使資金分流亦難阻升勢。若以上證指作為舊經濟代表,深證指則是新經濟,兩者市值於2012年初分別為14.8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及6.6萬億元,比率為2.25倍;2013年初,即胡溫卸任前瘋狂印鈔的終極高峰期,市值為16.62萬億元及7.14萬億元,比率升至2.33倍。


隨着習李上台大搞改革,到昨日,滬指市值已降至14.69萬億元,深證指則大升至9.3萬億元,比率急降至1.58倍,可見新經濟板塊的規模急速增長下,即使仍未能跟傳統板塊平起平坐,但對指數的影響力已不容忽視。再說,市場最討厭的內銀股僅佔滬指23.1%,反而國指仍高達41.5%,而另一動彈不得的石油石化股,滬指佔12.3%,國指則為16.9%,由此可見,經過近1年的此消彼長,以往佔愈半壁江山的重磅板塊,在滬指的比重僅35.4%,隨着時間過進一步下降,今後將更為「好炒」,國企股A股又多數較H股折讓,現階段欲低吸中資股,寧選A股的ETF。


四環再創新高 康哲現突破

醫藥股表現強勁,四環(0460)股價再創新高,不少股份亦出現向上突破走勢,康哲(0867)以收市價計亦向上突破,走勢呈整固後再上,可留意。醫藥行業去年併購個案超過20宗,今年步伐未有放緩,雙龍股份剛宣布斥資10.8億元收購金寶藥業,康貝恩亦表示正籌劃重大收購,南京醫藥較早前定向增發引入外資獲商務部批准,併購潮依然熾熱。事實上,醫藥業僅佔GDP約3%,與外國達雙位數字相比仍有巨大發展空間,考慮到內地醫療制度之落後、人口既多且老化速度快,若說行業尚有5年以上高速增長亦相當合理。因此,今年龍頭股估值多數約20倍至23倍不等,與其他動力板塊不相伯仲,但進一步上升的機會則高於其他板塊。


[江宗仁 還看今朝]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