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春節前後,內地體壇發生了兩宗與「錢」相關的事。一是新科澳網女單冠軍李娜衣錦還鄉,得到湖北省獎勵的80萬元人民幣。另一是中國男籃主動放棄世界盃外卡機會,原因之一是無法籌措到外卡贊助費,據稱該筆費用為83萬歐元。
贊助所限 籃協棄世盃外卡
對於上述事件,主流觀點普遍認為「一筆不該出,一筆不該省」:湖北省動用公帑獎勵李娜,有「拿窮人的錢補貼富人」之嫌;籃協的「小氣」讓年輕運動員喪失了鍛煉機會。
輿論之所以對該不該出錢觀點相左,主要有3個原因。一來,外卡事件的主體是國家隊,而非個人,輿論對國家榮譽和個人利益的態度有差異;且網球賽事獎金數額巨大,故李娜事件更易引發反感。二來,給李娜的獎金由公共財政支出,而外卡贊助費由承包中國男籃經營的盈方公司負責籌措,資金來源差異又產生一個假象:李娜收了老百姓的錢,籃協省下了贊助商的錢。
男籃屬國家招牌 利益公有
但依筆者之見,兩筆錢差異並不大。「中國男籃」這個招牌屬於國家,因此對中國男籃的經營類似國有資產運作,即使外卡贊助費源於商業代言、企業贊助、球衣冠名權等商業途徑,但並不能改變利益歸屬權。如果支付這筆錢,花的還是老百姓的錢。
回想韓日世界盃,中國男足依靠國際足聯執委張吉龍的斡旋進入決賽周,最終不僅未能治癒沉疴,反而掩蓋了足壇的醜惡。所以,此次若花了錢,男籃也不過是買個「陪太子讀書」的機會,鍛煉效果料亦有限。
比賽成績無助國內軟硬件
從另一個角度看,體育圈內「舉國體制」的觀念仍未改觀,相關部門仍喜歡把體育成績當作政績,反而忽略了更廣大百姓的運動權益。某幾個體育項目稱霸全球,確實可令人刮目相看,但這並不能解決國民整體身體質素差、國內體育設施稀缺的問題。
如同所有問題一樣,該歸市場的要歸市場,該歸國家的就歸國家——政府的財政資金應投向公共運動場所建設維護,推動體育的職業化發展,鼓勵更多人參與運動,而非錦上添花地去獎勵職業選手,也不應耗巨資去爭面子。只有更多人參與運動,才能提升公民的整體身體質素,也有助於國家選拔出更優秀的運動員,吸引更多資本投入到體育界,這才是「水漲船高式」的良性循環。
作者是內地資深傳媒人
贊助所限 籃協棄世盃外卡
對於上述事件,主流觀點普遍認為「一筆不該出,一筆不該省」:湖北省動用公帑獎勵李娜,有「拿窮人的錢補貼富人」之嫌;籃協的「小氣」讓年輕運動員喪失了鍛煉機會。
輿論之所以對該不該出錢觀點相左,主要有3個原因。一來,外卡事件的主體是國家隊,而非個人,輿論對國家榮譽和個人利益的態度有差異;且網球賽事獎金數額巨大,故李娜事件更易引發反感。二來,給李娜的獎金由公共財政支出,而外卡贊助費由承包中國男籃經營的盈方公司負責籌措,資金來源差異又產生一個假象:李娜收了老百姓的錢,籃協省下了贊助商的錢。
男籃屬國家招牌 利益公有
但依筆者之見,兩筆錢差異並不大。「中國男籃」這個招牌屬於國家,因此對中國男籃的經營類似國有資產運作,即使外卡贊助費源於商業代言、企業贊助、球衣冠名權等商業途徑,但並不能改變利益歸屬權。如果支付這筆錢,花的還是老百姓的錢。
回想韓日世界盃,中國男足依靠國際足聯執委張吉龍的斡旋進入決賽周,最終不僅未能治癒沉疴,反而掩蓋了足壇的醜惡。所以,此次若花了錢,男籃也不過是買個「陪太子讀書」的機會,鍛煉效果料亦有限。
比賽成績無助國內軟硬件
從另一個角度看,體育圈內「舉國體制」的觀念仍未改觀,相關部門仍喜歡把體育成績當作政績,反而忽略了更廣大百姓的運動權益。某幾個體育項目稱霸全球,確實可令人刮目相看,但這並不能解決國民整體身體質素差、國內體育設施稀缺的問題。
如同所有問題一樣,該歸市場的要歸市場,該歸國家的就歸國家——政府的財政資金應投向公共運動場所建設維護,推動體育的職業化發展,鼓勵更多人參與運動,而非錦上添花地去獎勵職業選手,也不應耗巨資去爭面子。只有更多人參與運動,才能提升公民的整體身體質素,也有助於國家選拔出更優秀的運動員,吸引更多資本投入到體育界,這才是「水漲船高式」的良性循環。
作者是內地資深傳媒人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