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2月6日年初七,本該是開開心心的好日子,電視畫面上卻見到數百旅客因為郵輪行程受阻,拒絕下船,要求旅行社及郵輪公司作出賠償,擾攘20小時,經過多次斡旋,留守船上的旅客才同意離船。最後經過各方努力調解,事件才告一段落,但卻引起各方討論,究竟事件是否可以有較好的處理手法?記憶所及,霸船事件偶有聽聞,但發生在香港人及在香港碼頭,應該都算是第一次吧。
內地「霸機」事件屢試不爽
其實在1990年代末,旅客因為服務不善或行程受誤,拒絕離開飛機客艙事件不時發生,當中牽涉台灣旅客「霸機」情况更一度引起國際關注,當地民航局制訂相關法規以減少類似事件發生。隨着內地民航業快速發展,過去數年在內地機場發生的「霸機」事件亦屢見不爽,還曾經有旅客跑到停機坪上阻止飛機起飛。筆者在航空公司工作期間,亦曾面對相關事件,從航空公司的角度,最擔心是縱容「霸機」行為,其他乘客爭相仿效,蔚然成風,不但構成經濟損失,還打擊公司商譽。旅客一旦霸機,若然飛機調度不及,影響下個航班及乘客,會引起骨牌效應,亦令地面及客艙服務倍受壓力,影響服務質素。最無辜的是下一航班的旅客,無端受累,要投訴的應該是他們吧。
其實大多數發生的事故都是不可抗力的因素造成,例如天氣惡劣、航空交通管制的問題,航空公司有時也是有苦難言。好多投訴事件的出現是責任認定。航空公司職員與乘客為此僵持不下。無論造成霸機的原因是什麼,航空公司都應該負起照顧乘客的責任,從旅客的角度考慮,盡快作出解釋及安排善後工作,例如設立專櫃,處理滯留乘客的需要,安排交通工具、住宿或為需要轉乘其他航班的乘客另訂機位。其實金錢補償不是唯一的解決之道,最重要是用同理心,保持溝通,讓旅客感到備受關懷及尊重。
持同理心 顧及無辜旅客行程
近年香港航空業及機場管理局不斷完善服務,尤其在天氣惡劣影響航班服務的時候,一早作出溝通,透過廣播及互聯網提供航班資訊。若有乘客滯留客運大樓會派出親善大使安撫受影響旅客,派發輕食飲料,有需要時派發毛氈,盡量減低旅客的不滿情緒。
隨着香港發展郵輪業務,政府及業界也許可以借鏡今次事件,聯手制訂處理突發事件機制,提供相關培訓課程,提升導遊處理投訴的手法。受害旅客亦希望以同理心,顧及不影響其他無辜旅客行程為大前提,尋求解決方法。香港畢竟是一個文明城市,沒有問題是不可以解決的。
中電企業發展總裁
[莊偉茵 莊諧並重]
內地「霸機」事件屢試不爽
其實在1990年代末,旅客因為服務不善或行程受誤,拒絕離開飛機客艙事件不時發生,當中牽涉台灣旅客「霸機」情况更一度引起國際關注,當地民航局制訂相關法規以減少類似事件發生。隨着內地民航業快速發展,過去數年在內地機場發生的「霸機」事件亦屢見不爽,還曾經有旅客跑到停機坪上阻止飛機起飛。筆者在航空公司工作期間,亦曾面對相關事件,從航空公司的角度,最擔心是縱容「霸機」行為,其他乘客爭相仿效,蔚然成風,不但構成經濟損失,還打擊公司商譽。旅客一旦霸機,若然飛機調度不及,影響下個航班及乘客,會引起骨牌效應,亦令地面及客艙服務倍受壓力,影響服務質素。最無辜的是下一航班的旅客,無端受累,要投訴的應該是他們吧。
其實大多數發生的事故都是不可抗力的因素造成,例如天氣惡劣、航空交通管制的問題,航空公司有時也是有苦難言。好多投訴事件的出現是責任認定。航空公司職員與乘客為此僵持不下。無論造成霸機的原因是什麼,航空公司都應該負起照顧乘客的責任,從旅客的角度考慮,盡快作出解釋及安排善後工作,例如設立專櫃,處理滯留乘客的需要,安排交通工具、住宿或為需要轉乘其他航班的乘客另訂機位。其實金錢補償不是唯一的解決之道,最重要是用同理心,保持溝通,讓旅客感到備受關懷及尊重。
持同理心 顧及無辜旅客行程
近年香港航空業及機場管理局不斷完善服務,尤其在天氣惡劣影響航班服務的時候,一早作出溝通,透過廣播及互聯網提供航班資訊。若有乘客滯留客運大樓會派出親善大使安撫受影響旅客,派發輕食飲料,有需要時派發毛氈,盡量減低旅客的不滿情緒。
隨着香港發展郵輪業務,政府及業界也許可以借鏡今次事件,聯手制訂處理突發事件機制,提供相關培訓課程,提升導遊處理投訴的手法。受害旅客亦希望以同理心,顧及不影響其他無辜旅客行程為大前提,尋求解決方法。香港畢竟是一個文明城市,沒有問題是不可以解決的。
中電企業發展總裁
[莊偉茵 莊諧並重]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