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公教婚姻輔導會於過往4年共接獲927個離婚諮詢個案,求助原因多為性格不合及婚外情,各佔超過三成。在322對經調解後仍決意離婚的夫婦當中,婚齡10年內的夫婦4年來由11對急升至42對,上升近3倍。專家指出,年輕人結婚時沒有考慮到婚姻生活中的問題,遇到低潮便放棄,建議準婚夫婦應參與婚前準備課程,以對日後生活有更多了解。
香港公教婚姻輔導會統計過往4年接獲的離婚諮詢個案,當中322對夫婦在輔導後仍決意離婚,而結婚少於10年的夫婦離婚率4年來上升3倍(見下表)。香港公教婚姻輔導會總幹事趙崔婉芬表示,很多年輕夫婦以為感情好是結婚的唯一條件,或以為只要包容便可一生一世。她建議,準婚人士應在婚前做好準備,如參加婚前準備課程,並且要學習改變自己及欣賞對方,有助處理日後生活上的衝突。
感情好非唯一結婚條件
已婚10年的李太表示,當初被丈夫的外向性格吸引,欣賞他願意公餘幫助教會籌備活動、輔導青少年,但婚後開始覺得丈夫只顧教會的義務工作,忽略自己。李生亦指太太是完美主義者,新年時定必把家中打掃得一塵不染,更要求他一起打掃至凌晨4時,令他吃不消。他們憶述,當時雙方坦白互訴心中情,並共同商討解決方法,方能解決困難。李生認為,大部分婚姻都因性格不同開始,被與自己性格相反的人吸引,但卻以同一理由離婚,期望夫婦能多欣賞對方。香港公教婚姻輔導會亦於去年6月至今年1月期間,以問卷形式訪問了405名參加該會婚前準備課程人士,近七成受訪者打算生育,其中近五成受訪者希望生2個孩子。
調查發現,受訪者最擔心的4個項目為教養子女、兩人生活習慣配合、婚後時間安排及與伴侶家人的關係。趙崔婉芬分析,以上4項都不涉及與伴侶的關係,顯示受訪者於婚前對婚姻關係有信心。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