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民主訴求積累三十載 佔中壓力宜疏不宜堵長青網文章

2014年02月1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2月10日 06:35
2014年02月10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上周三,民主黨45名成員在中環舉行宣誓儀式,表明若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的承諾落空,便一定會全力參與「佔領中環」行動。民主黨在泛民陣營中屬於溫和泛民,上一次政改方案能夠通過,民主黨的取態是關鍵,如今政改諮詢才剛開始,民主黨便表態會當佔中先鋒,藉此對抗提名有篩選的普選方案,反映特區和中央政府在今次政改中若要爭取溫和泛民支持,將會較上一次更困難。


對抗有篩選政改方案

溫和泛民當佔中先鋒

本報委託港大民意研究計劃在1月下旬所作的民意調查顯示,贊成以佔中行動爭取普選的受訪者有25%,反對的有57%,表示「一半半」的有12%,表示「不知道」的有6%。這個調查結果有兩點值得進一步分析。從去年4月至今年1月,特區建制派人士和中央官員不斷抨擊佔中運動,但贊成以佔中爭普選的市民持續有25%,最多的時候有32%,反映四分之一受訪市民支持佔中是一個相當穩定的基本盤。這個比例明顯高於社民連、人民力量等激進泛民政黨在地區直選中取得的選民支持比例,顯示支持以佔中爭普選的絕不限於激進泛民的支持者,應該包括相當數量的溫和泛民的支持者,民主黨、公民黨、工黨等泛民政黨近日積極表態,支持以佔中對抗篩選,就是一個佐證。


在歷屆的立法會分區直選中,泛民陣營參選人合共取得的選票比例,一般約為六成,而非民主派參選人的得票比例約為四成,有學者形容這個持續多年不變的比例為「黃金定律」。如今,在民調中表示反對以佔中爭普選的多達57%,除了反映大多數受訪市民不想見到佔領行動癱瘓中環的情景出現,也反映有相當數量的泛民選民在現階段持反對佔中的立場。這就帶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為什麼反對佔中的市民明顯佔大多數,但過去代表六成選民的泛民政黨會一窩蜂表態支持佔中,甚至爭着當佔中先鋒?很明顯,溫和泛民政黨相信民意會起變化,現階段不支持佔中的市民主要是不想看到社會出現難以調和的矛盾和撕裂,但如果特區政府未能提出一個足以說服市民大眾接受的真普選方案,令泛民政黨迫於無奈否決政改方案,則反對佔中的市民可能會改為支持,或者持不反對、諒解的態度。


普選倘落空民意起變化

現階段民調結果未反映

溫和泛民政黨對民意日後走向的判斷,有沒有客觀事實基礎?首先,政府和民間過去做的多次調查均顯示,香港市民非常支持普選,估計有七成以上市民想見到普選實現,加上中央對2017年普選許下了明確承諾,特區政府又不斷宣傳「有商有量實現普選」,如果普選無法實現,民意反彈估計會相當強烈。其次,在溫和泛民陣營內,從政治領袖到核心支持者,很多人是從1980年代中英兩國談判香港前途問題時就開始爭取民主,至今已爭取了30年,如果最終發現民主夢落空,這些社運人士不可能默然接受,必然會以較轟烈的方式表達抗議,例如佔據若干馬路觸發政府拘捕和檢控,這就像一座火山30年來不斷積蓄壓力,最終爆發時一定聲勢嚇人,建制派選民可能不同情不支持,但泛民主派的選民卻很有可能會表示理解和支持,這就成了泛民政黨義無反顧的依據。


單看1月下旬的民調結果,特區和中央政府可能會以為,既然大多數市民反對以佔中爭普選,佔中爆發的風險有限,這恐怕是過分樂觀的看法,因為這是在普選未知能否實現時做的調查,未能反映一旦普選承諾落空、泛民領袖群起抗議後的民意變化。我們認為,特區和中央政府必須實事求是,促成沒有不合理提名限制的、普及而平等的特首選舉,這樣才能徹底化解佔中的壓力,回應香港市民積累了30年的民主訴求。


【政改與管治系列之十•逢周一見報】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