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黃莉莉﹕語言公民長青網文章

2014年02月0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2月08日 06:35
2014年02月08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以普通話作為中文教學(普教中)的方針,隨着教育局文章稱粵語非法定語言、教育電視將廣東話喻為魔鬼等事,成為熱議。有網民旋即以「保衛粵語」、「反洗腦殖民」、「國民教育2.0」 等口號成立網上群組表態,並將問題理解為中港矛盾,是近年所謂族群矛盾的升級。


誠然,粵語早於普教中關注熱前已處於弱勢位置。其先天的去地域化特性,使誦讀與書寫分離,尤其是在教育領域當中,使得粵語的一部分落入官方語言的管轄當中。同時,英語在各方面的領導地位,都排斥着粵語。其實中國早在毛澤東年代,已有「推普」工程,目的在於為新建之國,打造統合的政經體系的語言基礎。到鄧與江的時期,更將之納入法律,並大肆宣傳普通話等同文明,在大城市中以口音等標準排拒外省人,實現「以鄉支城」的國策,也是作為黨國的鞏固。故「推普」必然有政治性,卻不必是中港獨有的族群矛盾,而是地方人民與政治文化集權的角力;而本土的威脅,也來自於中國以外的因素。


許多學校在沒有教育局指引下,自行開展「普教中」,甚至將之向政府建議。有關的不同建議文件,涉及大量細碎的家校會、普通話學會,及公營的語常會,背後即曾推動國教的課程發展議會。故有網友不斷宣傳抬舉粵語的定位,並貶抑普通話,似乎並沒有切中核心的政治命題。真正有待解決的,是政府以及公營棋子在教育政策上任意妄為的霸權地位,以及建制派在學界天羅地網式的部署,公民社會在陣地戰的落後,值得所有期待再以廣場運動解決「普教中」問題的朋友關注。畢竟我們希望成為的,不是狹隘的語言警察,而是真正的本土公民。


作者是學民思潮成員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