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鄉事派組黨參選自保 立會細碎管治更艱難長青網文章

2014年02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2月07日 06:35
2014年02月07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鄉議局籌組政黨,相關人等說勢在必行。鄉事力量在本港政治板塊,本來就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他們若從寄人籬下改為自立門戶,競逐新界地區的政治權力,極可能改寫區內政治版圖,建制陣營會重新組合。鄉事派積極投入選舉,爭奪席位以在議會捍衛新界利益,值得鼓勵和支持;若工商界也有鄉議局的頓悟,摒棄政治免費午餐,則香港民主進程就會得到實質推動。另外,鄉議局憑藉實力,組黨後在新界奪取兩個立法會議席,不會太難,這樣的結果會強化立法會組成細碎化的情况,若行政立法關係和互動不變,政府的處境將更艱難。


鄉事派參選爭奪議席

切割政治板塊改變版圖

鄉議局是原居民利益的最高代表,過去未打正旗號參選,但是他們的政治利益在建制內一直受照顧。鄉議局在立法會肯定有議席,他們憑藉在地方上的鐵票,支持同路人參選,成為鄉事利益在議會的代言人;另外,曾蔭權主政和現在特首梁振英治下的行政會議,鄉議局都有成員晉身其間。


今次鄉議局組黨謀求更多權力,據知與近年政府多項政策,例如處理丁屋僭建、把大浪西灣納入郊野公園等有關,鄉事成員雖然說並非不滿政府處理手法,但是抱怨不能永遠為他人「抬轎」,卻得不到相應回報;更有鄉事成員認為,鄉議局組黨,鄉民的聲音才會被重視,因為手上有票,才可以在立法會左右大局。所以,鄉議局主要認為現在的政治格局和他們的政治能量,不足以保障鄉事利益,於是另起爐灶,爭取直接在議會發聲,影響政策捍衛權益。


鄉議局改變策略,籌謀擁權自重和自保,應予鼓勵和支持,因為他們終於醒悟,知道由自己掌握和運用權力才實在,權力操諸在我才有談判籌碼;鄉議局這個轉變,即使目的主要為新界居民的權益,不過,這個轉變本身就推動了民主進程。若仍然靠政治特權、吃政治免費午餐的工商界,仿效鄉議局自行爭取政治權力,則民主化就會邁出極大一步。有一點值得提出,就是鄉事派循選舉爭奪權力之後,則他們現在得到的政治關顧,就應該減少甚或取消,因為若繼續保留下去,對社會其他界別都不公平。隨着環境、情勢轉變,政府應本諸公平原則,研議調整做法。


鄉議局另起爐灶,對政治光譜不帶來什麼變化,因為以鄉事成員的保守取態,他們仍然會是建制陣營一員,不過,基於鄉事成員披甲上陣參選,政治板塊將重新切割,政治版圖也會出現一些變化,例如:

(1)由於過去鄉事派未積極派員參選,不少成員外流謀發展,他們之中,不乏成為其他政黨的核心成員,現在鄉事派拉出鄉事大旗,雖然組黨並未最後確定,但是對這些外流政治人才已經「喊話」,期望他們回巢;若外流鄉事派都響應號召,則其他黨派(建制陣營)的人事,就會有變動。


(2)過去,鄉事派幫同路人抬轎,調配鄉事鐵票協助一些人當選(主要是建制派得益),鄉事派自行參選之後,有鄉事成員已經聲言「上陣無父子,打仗冇面畀」,強調不針對任何政黨,但是披甲上陣當然就為自己族群而戰,云云。所以,若建制陣營未能開拓更多票源,則鄉事派參選之後,客觀上會分薄建制派票源,屆時不單第一大黨的民建聯受影響,連在新界東得到鄉事派支持而當選的自由黨田北俊,若再尋求連任,相信選情也會出現變數。


立法會四分五裂

政府處境更嚴峻

初步看來,若鄉議局組黨參選,會牽動政治板塊,對新界政治力量消長以至整體和政治版圖,都可能帶來轉變。政治組合分分合合本屬必然的事,近年民主派分得多而細,鄉議局會否揭開建制陣營分合序幕,各方為對應明年區議會選舉和後年立法會選舉,有些什麼動作,事態發展值得注意。總的而言,基於立法會地區直選的比例代表制,政治組合為了取得議席,有更多「裂變」的可能性肯定多過出現「統合」的可能性。所以,若比例代表制不變,立法會的組成將無可避免愈趨細碎化。


去月,政府3個工程撥款申請(包括港台新大樓工程、重置上海街垃圾收集站及露宿者服務單位工程、蓮塘/香園圍口岸工程),因為部分建制黨派成員不支持,先後在立法會被否決。以往,每逢有政府議案被否決,施政觸礁,社會上極為關注,現在政府連吃三蛋,社會上好像沒有迴響,整體冷漠之情狀使人心寒。現在看不到包括中央在內,有什麼辦法改變特區政府管治失效的局面,而從鄉議局也組黨參選,政府將要面對更四分五裂的立法會,管治困局將更加嚴峻。此所以有識之士認為,政改只搞選舉辦法,不可能突破管治困局,必須大刀闊斧調校政治體制,組織與運作都符合香港現實需要,管治才有望踏上正軌。鄉議局的動向,說明香港政局和管治不以個人主觀意志為轉移;若繼續沿着左的思維和方針走下去,看不到香港管治有出路。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