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在電影、電視甚至雜誌都追求3D的今日,藝術似乎也無法倖免。韓國藝術家蔣承孝擅長以破碎圖塊拼貼成3D立體畫,本來平平無奇的相片經他拼貼後居然成為具立體感的藝術品,對他來說就像將他腦海裏的零碎記憶還原,再做出新的東西。今次海港城邀請他以朱古力為題做拼貼藝術,細看全是朱古力的圖片,但整體卻是一幅關於蝴蝶和愛的3D畫。
每年海港城都會趁情人節舉辦與朱古力有關的活動,除不同朱古力pop up store或找朱古力飾品設計師crossover外,今年美術館找來蔣承孝創作以「朱古力幻想曲」為題的藝術品。他向來擅長拼貼藝術,以零碎的圖塊拼出充滿立體感的圖畫如跑車、人像等,他解釋:「一開始我做拼貼藝術,是因為我在紐約時報廣場看到建築物和人群交疊的景象,想以圖畫做出那種感覺。我覺得我的作品像拼圖,將這些一塊塊的圖片組合成完整的一幅畫,但效果又很模糊,就像幻覺一樣。」破碎的圖塊是他腦海裏零碎的記憶,不同影像在腦中浮遊,他不過是將記憶重組,表達這些疑幻疑真的影像。
交疊記憶影像成立體圖畫
今次展覽,他用各式各樣有關朱古力的相片,拼貼成色彩繽紛的蝴蝶、漩渦等形狀,那是因為朱古力總讓他想起愛的感覺:「在希臘神話中,愛神喜歡的人總是以蝴蝶象徵,因為愛是充滿變化的,所以我就用不同朱古力的相片拼成立體蝴蝶的形狀。」 遠看是蝴蝶,但近看卻是由一張張朱古力相片組成,蔣承孝說這些朱古力相片有些是他拍下的;有些則是上網搜尋得來,這些相片在pigment print後,再經過20次塗層,令紙張變成塑膠般的質感,既可以保存原有顏色,也令拼貼出來的畫更堅固。而過程中最困難的是這些物料有一定重量,要保持它們的立體感而不失平衡很需要技巧。
從朱古力中感受愛與溫暖
他認為今時今日圖像比語言更直接,是人與人溝通的橋樑,他希望觀眾從朱古力拼貼畫中感受到愛和溫暖。但他指,觀眾從畫中感受到什麼不是最重要,每人都應有自己的感受和得着,就算只是簡單地覺得畫中的朱古力喚起了兒時記憶,也已經是一種溝通,而那就是他認為藝術要做到的目的。
文 官嘉盈
圖 胡景禧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