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通識科一直被學界指內容太多,據了解,教育局轄下課程發展議會和考試及評核局一同進行的文憑試中期檢討,擬建議將課程內6個單元共50多條「探討題目」作刪減,剔走「離身」、「偏門」及過於艱深或廣泛的範疇,如各種能源科技發展、解構傳媒,以及中國改革開放部分議題等。不過,消息指由於刪走內容有爭議,教育局將諮詢教師意見。
或刪改革開放傳媒議題
通識科設今日香港、現代中國等6個單元,各單元下共有50多條「探討題目」作為整個課程的主軸。據了解,課程發展議會考慮將個別探討題目全條剔走,及將題目之下所涉獵的議題收窄,但未定「減磅」幅度。
例如「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單元中,其中一個題目為「傳媒所傳遞的信息和價值觀,對青少年有什麼影響?」消息指教師要解構何謂傳媒、傳媒生態等,內容太廣泛亦可能太深,或建議將之剔走。另一條題目為「不同的社群,如新來港人士、新界原居民和少數族裔,他們怎樣發展身分認同?」消息稱,這些社群訴求已經很多,而且「不同社群」還可包括同性戀者、跨性別人士等,或令課業負擔太重,故亦可能要剔走。
料惹爭議 將諮詢教師
現代中國的單元中,其中一條題目為「改革開放政策對國家的整體發展和人民生活產生什麼影響?」,課程及評估指引為此題目作出的說明,羅列了9項改革開放重點,包括農村改革、城市化、民營企業的角色、國家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等。消息人士稱,涉獵的改革開放重點項目太多,當局考慮刪減。另外,能源科技與環境單元下的題目,要求學生認識不同能源的發展,全球化單元下學生亦要認識多個國際組織、會議和公約,部分內容被指「偏門」和「離身」,可能建議剔走。
教師:學界有共識 起碼要減幾條
香港通識教育教師聯會主席許承恩說,學界有共識要刪減通識課程內容,如50多條「探討題目」中,「起碼要減幾條」,教師才覺得有助減輕課業。
或刪改革開放傳媒議題
通識科設今日香港、現代中國等6個單元,各單元下共有50多條「探討題目」作為整個課程的主軸。據了解,課程發展議會考慮將個別探討題目全條剔走,及將題目之下所涉獵的議題收窄,但未定「減磅」幅度。
例如「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單元中,其中一個題目為「傳媒所傳遞的信息和價值觀,對青少年有什麼影響?」消息指教師要解構何謂傳媒、傳媒生態等,內容太廣泛亦可能太深,或建議將之剔走。另一條題目為「不同的社群,如新來港人士、新界原居民和少數族裔,他們怎樣發展身分認同?」消息稱,這些社群訴求已經很多,而且「不同社群」還可包括同性戀者、跨性別人士等,或令課業負擔太重,故亦可能要剔走。
料惹爭議 將諮詢教師
現代中國的單元中,其中一條題目為「改革開放政策對國家的整體發展和人民生活產生什麼影響?」,課程及評估指引為此題目作出的說明,羅列了9項改革開放重點,包括農村改革、城市化、民營企業的角色、國家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等。消息人士稱,涉獵的改革開放重點項目太多,當局考慮刪減。另外,能源科技與環境單元下的題目,要求學生認識不同能源的發展,全球化單元下學生亦要認識多個國際組織、會議和公約,部分內容被指「偏門」和「離身」,可能建議剔走。
教師:學界有共識 起碼要減幾條
香港通識教育教師聯會主席許承恩說,學界有共識要刪減通識課程內容,如50多條「探討題目」中,「起碼要減幾條」,教師才覺得有助減輕課業。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