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人除夕夜不看中央電視台的春晚節目,但這可是內地人30年來的習慣,雖然可能是邊看邊駡,但已經成為集體回憶。而30年來春晚節目的香港元素,也有起落,近年更有成為不想提起、未敢忘記的趨勢。
馬年春晚有3個香港節目,成龍藉宣傳電影出品表演武術,梁家輝與陳慧琳合唱,司儀特別介紹這是梁家輝第一次在舞台上獻唱,最後是張明敏唱《我的中國夢》。表演者都不是時下第一線或者最受歡迎的歌星。
春晚已經成為國家級節目,每年春節前後,從誰能上春晚,到演出後誰最不該上春晚,話題持續幾個月。每一個節目都是千挑百選,如果說春晚導演跟香港脫節,未能選出最能代表香港面貌的表演者,只是近年才出現的事情。香港元素在春晚,最高峰時期應該數九七前後,1996年有葉倩文,97年有彭羚、周海媚,98年有劉德華、王菲,1999年有梅艶芳,千禧年有梁詠琪,2001年有梁朝偉、張曼玉。
春晚導演沒有選香港一線歌星,可能還有不為人知的幕後因素,但肯定並非不熟悉香港。張明敏在香港歌壇已經無影無蹤,仍然被選,當然跟他30年前一曲《我的中國心》唱紅全國(據說胡耀邦當天晚上就派人打電話給央視要歌詞,徹夜學唱),而今習近平提倡中國夢,又把老電池找出來有關。
當內地歌星削尖腦袋爭上春晚,個個生龍活虎,熠熠生輝,香港元素成為可有可無。春晚在香港沒有市場,導演不重視香港觀衆,這是事實。九七前後全國都捧香港歌星,而今呢?九七前後因為政治因素重視香港,而今呢?香港元素在春晚並非主打,也未能成為話題,香港在全國的形象又如何?
馬年春晚有3個香港節目,成龍藉宣傳電影出品表演武術,梁家輝與陳慧琳合唱,司儀特別介紹這是梁家輝第一次在舞台上獻唱,最後是張明敏唱《我的中國夢》。表演者都不是時下第一線或者最受歡迎的歌星。
春晚已經成為國家級節目,每年春節前後,從誰能上春晚,到演出後誰最不該上春晚,話題持續幾個月。每一個節目都是千挑百選,如果說春晚導演跟香港脫節,未能選出最能代表香港面貌的表演者,只是近年才出現的事情。香港元素在春晚,最高峰時期應該數九七前後,1996年有葉倩文,97年有彭羚、周海媚,98年有劉德華、王菲,1999年有梅艶芳,千禧年有梁詠琪,2001年有梁朝偉、張曼玉。
春晚導演沒有選香港一線歌星,可能還有不為人知的幕後因素,但肯定並非不熟悉香港。張明敏在香港歌壇已經無影無蹤,仍然被選,當然跟他30年前一曲《我的中國心》唱紅全國(據說胡耀邦當天晚上就派人打電話給央視要歌詞,徹夜學唱),而今習近平提倡中國夢,又把老電池找出來有關。
當內地歌星削尖腦袋爭上春晚,個個生龍活虎,熠熠生輝,香港元素成為可有可無。春晚在香港沒有市場,導演不重視香港觀衆,這是事實。九七前後全國都捧香港歌星,而今呢?九七前後因為政治因素重視香港,而今呢?香港元素在春晚並非主打,也未能成為話題,香港在全國的形象又如何?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