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公立醫院去年第3季首度錄得兩宗吸食外號「死亡(Death)」的新興毒品「對一甲氧基甲基安非他命(PMMA)」後致命個案,香港中毒諮詢中心稱案中人都是吸食混入PMMA的毒品「Happy粉」後,因有關成分對心臟等刺激過高超出負荷而死。中心又指去年有4名行山者亂服野菇後肝衰竭,1人要換肝。
中心總監劉飛龍表示,PMMA早於1990年代已在外國出現,與冰毒及可卡因等同屬安非他命的一種,由於其刺激較高,所以死亡率按外國臨牀經驗亦較冰毒等高,單以醫管局為例,去年只接收了兩宗PMMA個案,兩人都不治。
混果味「Happy粉」吸引購買
他續說,兩名身亡病人並非單純吸食PMMA而死,而是吸食了包裝精美的混合毒品而死,例如去年中警方破獲的「Happy粉」,顏色鮮艷又有水果味,亦標榜產生興奮感及增強性慾等功能以吸引人購買,但吸毒者未必知道內含劇毒PMMA,結果服用後便因刺激過度而死亡。他稱案中人若無服用PMMA或許不用死,呼籲青年勿亂服藥。
1人採食野菇肝衰竭需換肝
另外去年有4名行山者摘野菇食用後肝衰竭,當中3人於大帽山及荃錦公路川龍一帶採摘野菇,另一人於內地採摘。中心副顧問醫生陳耀祥表示,幸好公立醫院有解毒劑等藥物才能救治4人,但其中仍有1人要換肝,呼籲市民勿亂吃野菇。
中心總監劉飛龍表示,PMMA早於1990年代已在外國出現,與冰毒及可卡因等同屬安非他命的一種,由於其刺激較高,所以死亡率按外國臨牀經驗亦較冰毒等高,單以醫管局為例,去年只接收了兩宗PMMA個案,兩人都不治。
混果味「Happy粉」吸引購買
他續說,兩名身亡病人並非單純吸食PMMA而死,而是吸食了包裝精美的混合毒品而死,例如去年中警方破獲的「Happy粉」,顏色鮮艷又有水果味,亦標榜產生興奮感及增強性慾等功能以吸引人購買,但吸毒者未必知道內含劇毒PMMA,結果服用後便因刺激過度而死亡。他稱案中人若無服用PMMA或許不用死,呼籲青年勿亂服藥。
1人採食野菇肝衰竭需換肝
另外去年有4名行山者摘野菇食用後肝衰竭,當中3人於大帽山及荃錦公路川龍一帶採摘野菇,另一人於內地採摘。中心副顧問醫生陳耀祥表示,幸好公立醫院有解毒劑等藥物才能救治4人,但其中仍有1人要換肝,呼籲市民勿亂吃野菇。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