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蛇年樓市受多項政府辣招夾擊,物業成交量大幅萎縮,代理生計因而大受打擊;在最惡劣時期,甚至出現平均每10個代理搶奪「一張單」。在這個嚴冬期,代理唯有變陣應戰,有豪宅代理轉攻賣商廈,得以渡過難關。入行17年的利嘉閣助理分區董事邱景賢,過往一直主打山頂南區豪宅,他接受訪問時直言,過去一年是入行以來最艱難日子,特別由於他專營大碼豪宅,加重印花稅對買家影響猶甚,「年初政府出招時(生意)十分難做,幸好其後有發展商推出商業樓盤,同事把握到機會才捱得過去」。
樓市「加辣」 大碼豪宅影響大
事實上,去年樓市淡靜,地產代理為保飯碗,去年中罕有走上街頭抗議,促政府撤銷樓市辣招,惟政府態度持續強硬,辣招不見有任何日落條款,代理唯有另覓新出路。
邱景賢的分行組別,全年佣金收益最終為1430萬元,其中最大碼成交,亦是轉攻工商樓宇所得的斬獲,他笑言:「去年初銅鑼灣霎東街15至21號銀座式商廈樓花OLIV拆售,我們做了4層,每層涉逾7000萬元(總銀碼共約3億元)。」
天璽銷情熱 反映辣招漸消化
談及樓市辣招,邱形容「樓市(樓價)一直上升,(港府辣招)是一定會來,但由於香港地少人多,物業始終是求過於供,所以樓價不會急跌」。身處前線的他亦感受到,辣招的影響已慢慢被市場消化,「自從(去年10月)天璽燃起了市場氣氛後,非本地居民入市較半年前回升不少,每個月都在增加」。
新一年樓市仍樂觀
全年組別營業額同樣逾千萬元的利嘉閣助理分區董事施文欣亦稱,市場一直在變化,代理只好從劣市中找尋空間盡量做好。他認為,政府推出辣招其中一個原因是滿足政治上需要,「印花稅雖推出,但個市繼續升得很急,政府卻沒有正視,感覺上只是為求不用『孭鑊』要向市民交代。」不過,他對新一年樓市仍感樂觀,加上很多國內人士仍熱中購買香港豪宅,因此對樓市仍有信心。
明報記者 何建邦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