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陳景輝﹕官恩娜的眼淚,或失去寬容的時代長青網文章

2014年01月3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1月30日 06:35
2014年01月30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官恩娜的包容論引發網上咒罵。中港矛盾下,什麼賣香港搵人仔落地獄,也都說得出口了。官恩娜連忙哭訴澄清,自己從沒說過什麼「包容」隨街大小便之類的話。弔詭地,一個作者竟要為自己沒說過的話道歉,可見這個時代多麼缺乏聆聽的能力,由此更瀰漫着一股不寬容的空氣。


官的文章不過是寫自己外國生活的經歷,因不了解當地風俗而造成的冒犯尷尬,藉此,來類比當下的中港矛盾,呼籲大家多給空間,予人逐步入鄉隨俗的機會。道理其實很簡單,中港矛盾下,我們無疑擁有身為東道主的權利,但有時也不妨主客易位,想想自己也會有身為外來人的時候,設身處地一番,很多非必要的衝突矛盾可能得以緩減。這麼一個簡單道理也可換來惡毒的咒罵,如此以網絡鬧爆為主軸的所謂時代精神,真叫人不敢恭維。


朋友都說,「包容」兩字本身正面,但近年彷彿成了粗口,被部分批評家惡意扭曲。包容,是一種追求和平共存的態度;人際間若沒有包容,那就會引發很多無休止非必要的咒罵和戰爭。但當我這麼說的時候,並不是指要包容「隨街大小便」,更不會包容超負荷的「自由行政策」,更遑論囚禁許志永的極權政府,凡此種種皆要極力反對。我了解,這裏提出的「包容」,是針對眼前的那個容或說外地話的大陸客人,是叫大家不要叫別人做蝗蟲,因他們很多既非水貨客,也努力融入公共秩序和禮儀。


官恩娜的眼淚告訴我們,今天的不寬容已延伸到其他香港人身上,這已不止是中港族群矛盾那麼簡單。今時今日,或許我們真的更需要包容。恰恰是由於政治的兵荒馬亂民困愁城,所以我們更不要殺錯良民誤中副車,不管那人叫官恩娜,抑或是一個既沒有打尖也沒有走水貨的大陸人。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