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這個冬天特別冷,有時穿了厚厚的大衣,身體仍感寒冷。
這時吃一個暖身的羊腩煲是不少人至愛。
冬天吃羊肉進補,除了羊腩煲,也可以吃咖喱羊肉,咖喱惹味羊肉又補氣血,是暖身食物的首選。
材料(1至2份)
帶骨羊肉……400克
咖喱醬……4至6大匙
洋葱……半個
番茄……1個
蒜頭……2瓣
薑……4片
原味乳酪……3大匙
椰奶……3大匙
水……400毫升
油、鹽、胡椒……適量
做法
1. 羊肉切一口大小,去除多餘脂肪後用乳酪放雪櫃醃至少1小時
2. 洋葱切片,薑、蒜頭切碎,番茄切大塊
3. 平底鑊加2大匙油,爆香薑蒜,加洋葱炒至變微焦色
4. 加入羊肉,大火炒至變色
5. 加咖喱醬炒勻,這時可加入其他香料如月桂葉
6. 加番茄、400毫升或蓋過材料多一點的水
7. 煮滾後加蓋,轉小火煮45分鐘,中途攪拌一下以免黏底
8. 最後加椰奶,再煮5分鐘,以少許鹽調味即完成
煮食攻略
乳酪醃羊肉 肉質更軟腍
羊肉最好用帶骨的,例如羊骨扒(loin),這樣煮出來的味道更豐富。準備時,切去多餘的脂肪可減少羊羶味,健康一點。用乳酪來醃羊肉可以令肉質更軟腍,乳酪也可用來醃雞、牛。落鑊時不用刻意洗去乳酪,這樣會把肉的味道都洗掉。咖喱的味道香濃,以咖喱方式來煮羊肉更可以辟去羶味,若是平時不習慣吃羊肉,不妨從咖喱羊肉開始。
咖喱醬首選:印度
選擇咖喱醬時,首選是印度咖喱醬。超市有不少玻璃樽裝的印度咖喱醬,咖喱醬的味道可說千變萬化,多試一下不同的味道,找出自己喜歡的咖喱醬也是一種樂趣。由於咖喱的香料有天然的殺菌功效和顏色,所以大家應該選擇不含防腐劑和色素的咖喱醬。筆者也試過在一些舊式雜貨舖的咖喱醬,味道較接近港式的咖喱,已有很重辣味和八角味道。不過只要自己喜歡的味道便可,不用太拘泥來源,但千萬不要選日式的。日式咖喱醬已發展出一種全新的味道,完全沒有辣味,甜度極高,與傳統咖喱味道相距甚遠。
椰油炒咖喱 健康味豐
有一些人認為咖喱很油,不過沒有油的咖喱不吃也罷。因為油分是帶出香料味道和香氣的媒介,所以適當的油分是必須的。至於椰奶更是咖喱的必備,椰奶中的椰油是健康的油分。不少人不習慣椰油特別的味道,不過直接用椰油代替普通食油來炒咖喱便沒有此問題了,整出來的咖喱味道更有層次呢。
營養學堂
羊肉補氣血 比牛肉健康
羊肉的英文可以叫Lamb或Mutton,Lamb是指一歲以下的羊,而Mutton則是成年的羊。Lamb的肉質嫩、羊羶味較少。前者適宜煎或烤,而後者則適宜燉煮。與牛肉相比,羊肉的熱量較低,脂肪較少,蛋白質卻更多,羊肉可說是比牛肉更健康的紅肉。羊肉可以補氣血,在冬天多吃羊肉更可改善手腳冰冷。坊間常說吃羊肉會上火、燥熱,羊肉只宜冬天吃,其實並不正確。現代人無論冬夏都身處冷氣房,而且夏天常飲冰飲等,都會令身體虛寒。除非本身體質是偏熱的人才不宜吃太多羊肉,否則其實冬天夏天也可以吃羊肉的。
草飼穀飼大不同
羊隻也可以飼養方式來分類,穀飼的還是草飼的味道和營養也有分別。無論是羊肉還是牛肉,草飼動物需要更多時間成長,肉質較瘦,肉味濃郁。而穀飼動物吃的是粟米、大豆、穀類等,動物在棚欄中快速成長,肉質脂肪多。兩者在味道和肉質上可說是各有特色。不過草飼的動物在營養和環保角度是較好的,首先草的碳排放較穀物類低,草飼動物不像穀飼的被快速養肥,脂肪低,有更多的Omega3、抗氧化物、β-胡蘿蔔素等。雖然羊肉很有益,但廣東人不愛羊羶味,所以香港街市少有新鮮羊肉買。不過入冬後會多一點,當中的黑草羊便是草飼的羊,全身長着短而黑的毛,肉質也是偏瘦和味濃。充滿油花的高級牛肉雖然美味,不過多吃卻無益,吸收過多動物性脂肪,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機,所以還是選擇瘦的肉類較健康。
作者簡介
我哋係William&Sandy,是兩個寫電腦程式和算式多過寫食譜、追求自然健康料理的美食主義者。
文、圖 William and Sandy
編輯 顏澤蓉
fb﹕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