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葉兆輝﹕日本如何面對人口老化挑戰長青網文章

2014年01月1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1月15日 06:35
2014年01月15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筆者最近參與了一個由國際計生會主辦的日本交流團,探討怎樣有效地面對人口老化帶來的挑戰。國際計生會向來主要是考慮生殖健康和效益,為什麼此次與人口老化拉上關係?主因都是因生育率不斷下降,以致人口補充不足,才令到人口老化如此嚴重。亞洲區的情况尤為嚴峻,法國要超過100年,65歲或以上人口才由7%增加至14%,但在亞洲國家,由於目前的超低生育率,日本和香港只要20多年,65歲或以上人口已由7%增加至14%。現時日本和香港的老年人口(65歲或以上)已超過14%。


日本的人口老化問題十分嚴峻,不單婦女一生只生產1.3名嬰兒,並且由於沒有移民補充,日本的人口將從現在開始由1.3億逐年遞減。香港的婦女一生只生產1.2名嬰兒,比日本還低,但因為有內地移民的補充,所以目前人口仍然可以維持0.4%的增長。


盡量延長健康年壽

日本面對人口老化問題的對策是盡量延長健康年壽(Healthy Life Expectancy)。現時日本男性的平均壽命是79,但健康年壽是71,即是話,平均每位日本男性的生命中有8年時間是需要醫藥治療。女性則是平均壽命81歲,健康年壽69,即是平均每位日本女性的生命中有12年需要醫藥治療。


日本人希望透過延長健康年壽來減少醫療負擔。靜崗市長介紹了當地應對老齡化的幾項對策,一是鼓勵積極的生活方式,例如多運動;二是提供定期體檢,提供更快更準的醫療診斷,減少治病的費用。此外,據說日本人的SPA(溫泉)和綠茶也有調理身心健康的作用。


社區老人服務

他們更加鼓勵社區設立了不少充滿家的感覺的老人服務中心,為社區中有需要的老人提供服務。無論是日間的康樂和聯誼,或一些簡單護理,服務機構都盡力營造家庭式的環境,使老人感到在家的感覺,藉此減少老人入院的要求並且改善身心狀况。政府在防火和保險的法則上也作出配合,使這些家庭式老人護理可有效運作。他們更將一些智障人士的照顧與老人中心合併,使部分智障人士也可參與提供基本地方清潔和維修服務。此外,他們也吸引了一些年輕職員在這些家庭式老人照顧中心服務。他們給予這些年輕人不單一份工作,更提供在職培訓和高於最低工資薪水的待遇。服務中心很多員工都已經在該處工作超過7年,老人家多半念舊,一個相熟的人際環境能令他們生活更舒暢。反觀香港,根據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調查,香港私營老人中心工作的人士超過六成是50歲或以上,並且差不多一半的年資少過一年,與日本有很大落差。


日本的護老經驗實在有許多值得本地學習的地方。相信香港也應該:


(i)由院舍照顧推展至社區照顧;

(ii)由政府主導,推展至社區參與;

(iii)由獨立運作推展至綜合經營。


本地人口老化與日本情况相若,應怎樣給予長者一個有尊嚴、身心舒暢的晚年,實需要各方面的參與,用新的思維,借助社區的力量,政府政策和條例的配合,才可以有效及到位地處理香港人口老化問題。這些服務在日本大都是由國家的保險和養老金提供,所以,若香港需要實行,有關方面都需要配合,才可成事。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9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以500字為限。電郵forum@mingpao.com,傳真﹕2898-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作者是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