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孩子聰明、健康,相信是每個父母的願望。為了讓子女在健康和學習上打好基礎,爸媽們無所不用其極,其中一個方法便是在日常進餐以外,提供額外的營養補充食品。然而,爸媽請先了解這些保健食品的真正用途和用法,盲目「進補」,隨時得不償失。
配方奶粉未必夠營養
問﹕小朋友偏食,可以靠飲用營養配方奶粉攝取均衡營養嗎?
答﹕理論上可以,但不鼓勵家長這樣做。因為配方奶粉中只添加我們已知的營養素,然而食物中仍有很多營養素仍未被發現。要知道營養學的歷史並不是很長,至今每年仍發現到不少新的營養素。因此,如果小朋友只靠飲用配方奶粉,便有機會攝取不到某些在食物中、但未被發現的重要營養素。
我建議經醫生診斷為體形偏瘦或發展不理想的孩子,可藉着配方奶粉去攝取足夠熱量;但如果小朋友純粹因個人喜好偏食,家長卻依靠營養奶粉,便有點本末倒置,沒有真正解決孩子的飲食問題。
問﹕坊間有不少維他命C咀嚼片、冲飲劑甚至糖果給兒童食用。小朋友真的需要用這些方法去增加維他命C嗎?
答﹕其實很多食物都含有維他命C,如果小朋友每天做到2+3均衡飲食(兩份水果、三份蔬菜),已能攝取足夠的維他命C。在某些情况下,如患壞血病,或者因患有蔬果恐懼症而未能咀嚼蔬果,便可以用這些方法來吸收維他命C。
過多維他命 或增腎臟負擔
問﹕維他命C可增強抵抗力,應額外給孩子補充以保證他們攝取足夠嗎?
答﹕有研究指出維他命C能增強抵抗力,但以額外進食維他命C來增強抵抗力的方法,對平日較少進食蔬果的人可能有幫助,如果一向進食足夠水果和蔬菜,再額外補充維他命C亦作用不大,反而有機會增加腎臟負擔。有些維他命C補充食品同時含鈣,如進食過多,也會增加腎石風險。
問﹕攝取過多的維他命和營養素有什麼影響?身體懂得自行排出嗎?
答﹕水溶性維他命(如維他命B雜)在吸收過多時,身體可以自行排出,但也會增加腎臟負擔;脂溶性維他命(如維他命A、D、E、K)則需要透過肝臟分解,亦有可能儲存於體內,加重肝臟負擔。此外,某些維他命或礦物質如進食過多,身體會抑制另一種營養素的吸收,做成營養不均衡。
未有證據DHA助兒童記憶
問﹕孩子不吃魚,要每天吃魚肝油或魚油作補充嗎?
答﹕家長應分清楚魚油和魚肝油的分別。魚肝油主要用作補充維他命A及D,魚油則主要補充DHA。
如果一個人不吃魚,但進食其他食物,並不會完全缺乏任何營養。因為魚類主要含蛋白質、維他命A及D,這些營養素可以在其他食物中找到。
問﹕給孩子進食含DHA的補充食品,會更聰明、記憶力更好嗎?
答﹕在長者方面,曾有研究指DHA對記憶有幫助;但在兒童方面則未有確實的證據顯示有幫助。因為一個人的IQ和記憶力,關係很多因素,例如遺傳、其他飲食習慣等。是否與DHA有關,便不得而知。
營養非獨家 可從其他食物補充
問﹕孩子討厭某種食物(如青豆或蔬菜),或者對某些食物敏感(如海鮮),會否因而失去某種營養?
答﹕不會。因為每一種食物所含的營養素也不是它獨有的,我們可以從其他食物中攝取。如小朋友偏吃,家長可以用一些技巧來引導他們進食,例如在他們喜歡的食物中,夾雜一些不喜歡的食物,鼓勵他們進食;如果因為敏感而不能進食某種食物,也可選取其他食品代替,如海鮮的奧米加3脂肪酸,可以在海帶、海藻一類食物中攝取;礦物質則可以在果仁中攝取。
除非小朋友食物敏感的範圍很廣,或因心理問題出現嚴重的厭食情况,家長便可利用營養補充品;但同時亦要與兒童心理學家或兒科醫生等跟進,加以輔導和治療。
小模特兒﹕Celine(主圖)
資料提供﹕香港中文大學營養研究中心經理兼首席營養師史曼媚
文﹕顏燕雯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