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港大民意研究計劃調查顯示,市民對作為「中國人」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的認同指數, 分別下跌0.2和0.8分,即只有65.7及58.2分,是兩項指數2008年開始計算以來的新低。而自稱是香港人和中國人的混合身分比率上升7個百分點 ,達43%。
調查在兩星期前以電話訪問1015名市民,若以0至100分的「身分認同指數」計算,市民對「香港人」感覺最強,達75.6分,但較上次調查下跌2.6分,跌幅最大(最低分為2011年的74.7分);作為「中國人」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的認同指數分別下跌0.2分和0.8分,即只有65.7及58.2分。
「香港人」認同最高 跌幅最大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說,數據反映多數港人接受「中國人」作為民族身分,對中國和香港人的混合身分較不抗拒,但對內地政權相當不滿,故較不能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的身分,他估計有關評分短期內不會改變。
民意研究計劃總監鍾庭耀表示,什麼事情影響評分,市民可根據調查期間的時事自行判斷。調查期間的時事包括免費電視不獲發牌的遊行、政府展開政改諮詢等。
調查在兩星期前以電話訪問1015名市民,若以0至100分的「身分認同指數」計算,市民對「香港人」感覺最強,達75.6分,但較上次調查下跌2.6分,跌幅最大(最低分為2011年的74.7分);作為「中國人」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的認同指數分別下跌0.2分和0.8分,即只有65.7及58.2分。
「香港人」認同最高 跌幅最大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說,數據反映多數港人接受「中國人」作為民族身分,對中國和香港人的混合身分較不抗拒,但對內地政權相當不滿,故較不能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的身分,他估計有關評分短期內不會改變。
民意研究計劃總監鍾庭耀表示,什麼事情影響評分,市民可根據調查期間的時事自行判斷。調查期間的時事包括免費電視不獲發牌的遊行、政府展開政改諮詢等。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