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備受關注的美國聯儲局退市問題,本港時間今日(周四)凌晨3時揭盅。聯儲局公布消息前市場態度審慎,標普500指數昨晚初段微升,亞洲股市個別發展,日經指數升2%、韓國Kospi指數升0.4%、印度股市升1.3%、上證指數跌0.1%。除了退市不退市之外,市場人士指同時要留意儲局對明年經濟預測,及有否調節前瞻指引,從中了解儲局對加息時間的預測。
會議結果公布前夕,美國房屋數據理想,11月新屋動工升22.7%,以年率計上月新屋動工有109萬間,是2008年2月以來最多。雖然美國上月新屋動工許可跌3.1%,以年率計跌至101萬間,但仍高於市場預期。
美11月新屋動工5年新高
亞洲區金融市場近日相對平靜,ING亞太研究部主管Tim Condon稱:「很多人已為退市作準備,只是印尼資產仍易受衝擊。即使本月不退市,『緩刑』1個月或3個月對市場的紓緩作用不會很大。」
聯儲局一再表示,退市與否要考慮經濟狀况,退市可反映當局對經濟前景的信心,反之可被視為當局對復蘇信心不足,因此當局公布的明年經濟增長、通脹及失業率的預測亦備受關注,另要留意當局有否調節前瞻性指引,傳達維持低息的決心。由於今次是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卸任前最後一次在議息會議後舉行新聞發布會,市場關注他會否評論量寬政策。
伯南克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促成史無前例大規模量寬,維持極低利率、向銀行貸款,並推出備受爭議的買債計劃,避免美國經濟崩潰,然而時隔5年,這些措施未能推動經濟強勁復蘇。
為壓低長期利率,聯儲局迄今已購買逾3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和抵押貸款證券,讓銀行業有資金放貸。理論上,低息貸款政策可促進就業增長,但長遠來看,貸款成本的高低,無法超越推動經濟的其他力量,包括科技、生產效率、移民和政府支出等。
自2009年中擺脫衰退後,美國經濟每年平均增長只有2.3%,相比二戰以來幾輪經濟復蘇的增長率,頭4年每年平均增長率達4.1%。要是美國在這一輪經濟增長期的平均增長率也達4.1%,美國經濟規模應比目前的15.8萬億美元高出1.25萬億美元,相當於墨西哥一年總產出。
09年後復蘇力度 遠遜往昔
美國前財長薩默斯認為,央行只能盡量壓低利率刺激經濟,避免經濟惡化,若沒有量寬,美國可能在2009年後再陷衰退。過去4年,聯儲局曾兩次結束買債計劃,但每當增長減速或通脹過低,聯儲局只好再推新一輪買債計劃。
不過,三藩市聯儲銀行的研究估計,2010年尾至2011年初的買債計劃,僅推動經濟增長提高0.13個百分點。按這標準來看,所有買債計劃綜合起來,僅推高經濟增長率不到1個百分點。
分析:買債對經濟助力小
有分析認為,量寬催生金融泡沫,美股過去一年上漲26%,但估計只有6個百分點的漲幅來自真正收益增長,其餘增幅都是熱錢追捧股市造成,不過推高金融資產價格製造泡沫,正是聯儲局刺激經濟的唯一手段。迄今為止,買債的副作用仍然不大,多個通脹指標均顯示,美國通脹率仍遠低於聯儲局的2%目標。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留言 (0)